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明末之虎》


    第(3/3)頁

    而在現代的臺灣,已是每年的茶葉產量,將近2萬噸的產茶大省,尤以凍頂烏龍茶最為珍貴和著名。雖然直到現代,茶葉一直是臺灣的主要出口項目,但茶葉真正在臺灣廣泛栽植,還是在鄭成功收復了臺灣后,才在陳永華的主導下,開始大規模種植。

    向與會官員介紹完茶葉的利潤并充分挑起各人胃口后,李嘯復說道:“各位,本官想告訴大家,這茶樹,它有個特性,就是從播種到采收,視品種而定需要3~5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時,茶農是沒有任何收入的。”

    李嘯說到這里,故意停頓了下,看到周圍的官員臉上,頓時明顯露出思慮的神色。

    李嘯繼續侃侃而談:“因此,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如果和開發耕作稻田一樣,讓移民用家庭承包的方式來經營的話,這些移民根本沒有辦法等這么久,畢竟這3到5年的時間里,移民要吃飯養家,官府也不可能免費供養茶農這么久的時間。因此,本官認為,這項工作,就只能經工廠經營的方式來進行,也就是由農牧司牽頭,招募雇工,建設經營茶園,才是唯一可行之策。”

    “李大人,依你之意,這些茶園,卻是在何種開墾經營為好?”趙文采從一旁問了一句。

    “這個么,本伯曾向茶農了解過,茶園最好開辟在緩坡丘陵處,以向陽采光為好。這樣,本官安排農牧司官員,前往各地合適地帶堪測,盡量不要占用可開墾為良田的荒地,看看至少開辟出20萬畝茶園出來。”

    李嘯后世看過資料,知道如果以做蒸青綠茶這樣的標準,到茶葉可供采摘的年份時,一畝茶田可以產干茶300斤。當然這是后世的種植水平,而在現在的臺灣,一畝茶園大致能產茶葉兩擔,20萬畝茶園,當可產60萬擔茶葉,以平均出口價每擔25兩銀子來算,可就是1500萬兩的收入啊!

    聽李嘯分析到這里,與會各人都十分欣喜,每個人皆是一臉興奮之情,對未來愈發充滿期待。

    見眾人皆是欣喜,李嘯亦十分高興,他繼續說道:“各位,這臺灣之地,除了要讓它成為我軍的巨大糧倉和經濟作物基地外,本伯還想把它打造成為,與山東同樣重要的的經濟基地。諸如生絲廠、織布廠、紡綢廠、榨糖廠,卷煙廠、水泥廠、采石場、磚廠等工坊皆要全部大臺灣各地建立起來。另外特別重要的一點便是,要在臺灣找到鐵礦出產地,然后與山東單縣的鐵龍城一樣,制鐵煉鋼,大力出產武器盔甲和各類鐵器,實現臺灣當地的鐵制品能自給自足,甚至還能大量出口。”

    李嘯的話語,各人又自是贊同。

    如果李嘯這個計劃能成功實施的話,那就相當于李嘯在南北兩地各建了一個經濟中心。在北方戰亂頻仍的環境下,這已基本具備和平環境的臺灣,甚至會有比山東更大更好的發展前途呢。

    接下來,李嘯又制定了一條手筆闊大的修路計劃。那就是,要修建一條從臺北、到彰化,直至高雄,貫穿臺灣南北的水泥大道。且在這個明朝官道基本只有一丈來寬的現狀下,李嘯決定,自已要建的這條水泥大道,至少要有三丈寬,讓南北兩處的商貨與人員運輸,更加方便快捷。

    最后,李嘯的又一項重大計劃,充分展示了他的勃勃雄心

    “各位,除以上內容外,本官還決定,不惜花費人力與錢財,定要大規模增筑高雄城。以現有的原赤嵌城為內城,在外面拓建周長達二十四里的外城,便其成為我軍在臺灣真正的商貿與政治中心,讓世界各國的商人們,均能在這里自由買賣商貨,交易物品。本官要讓這座高雄城,成為整個東南亞地區,最為宏偉,最為雄峻,也最為包容的第一城池,從而廣納四海商貨,笑迎八方賓朋。更要讓全世界到此的商人與官員,好好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華夏威儀,什么才是真正的天朝氣度!”

    李嘯這番話語,擲地有聲,一雙濃眉英目中,滿是灼灼的光采。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车县| 汕尾市| 巴马| 陆河县| 金门县| 白朗县| 浦江县| 分宜县| 滨海县| 安宁市| 北票市| 聂荣县| 荔波县| 米易县| 公安县| 如皋市| 克拉玛依市| 满洲里市| 青川县| 海淀区| 赤水市| 新绛县| 白水县| 庆云县| 浦东新区| 利川市| 商洛市| 辽中县| 罗平县| 大名县| 遂昌县| 梅州市| 咸阳市| 应用必备| 赣州市| 灵丘县| 黑山县| 太仓市| 晋城| 特克斯县| 衡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