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文龍問:“世調有何指教?”
張鼐笑著說:“我對那天主教沒什么感覺,只是晝則叫我主持民黨學校,急需人才,我想以民黨學校山長的身份,向建陽先生發出邀請,請建陽來我們民黨學校任職。”
“榮幸之至,只是我恐怕沒有時間長留于南京。”王文龍回答。
“這不礙的,”張鼐道:“只要先生能夠到學校中做一二會講即可,民黨學校這幾個月就要建立,我已準備招收學生,建陽若是近段時間都在南京,可以到學校中開些會講。”
王文龍點頭道:“可以。”
雖然會上爭吵不休,但是民黨想要成立自己學校這個案子最終是定下來了,民黨學校和物理社合辦,民黨現在經費充足,直接在南京城郊購買土地,至于學校的先生,物理社中許多人員愿意充任。
不過一個學校只有辦學地點和師資力量終究還是不夠的,王文龍詢問道:“學校所用的教材確定下來沒有?”
“我正想找先生商量此事,先生說用拼音之法一年之內就可使不識字之人學會讀書寫字,此話是真嗎?”
張鼐對此頗為關心,他對于民族主義的研究比較深入,已經意識到民族主義的受眾主要是小手工業者和商人和小讀書人。
一些手工業者和商人不識字,但卻是支持民黨的主要力量,如果民黨的學校有掃盲的能力,許多手工業者和商人都會愿意加入,對于學校的發展和民黨的壯大都會有相當大好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