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陳子貞笑道:“這還有賴句容百姓出工出力。” 陳指南請教道:“建陽先生對《尚書》如此在行,想來定有制藝上的見地,可否不吝賜教?” 王文龍是有心結交陳子貞的,不光因為陳子貞是個挺有本事的學臺官,還因為按原歷史陳子貞就是接任徐學聚的下一任福建巡撫。 “唉,”陳指南喝了杯酒,話也多起來,深為嘆息的說道:“我這一生就是在制藝上不開竅,到如今也不能高中,朋友都說我的文章太過纖靡,然而這二字評價乃是我筆下天然寫出,實在不知如何能改?” “是啊,以建陽的文采也不必拘泥于八股文章。喝酒喝酒?!标愖迂懪峦跷凝垖擂?,連忙舉杯為王文龍打圓場。 陳指南聞言這才知道王文龍的學術地位,忍不住問道:“建陽先生對《尚書》有如此見地,想來必是看了不少墨卷吧?” 能寫出《尚書古文疏證》的人說自己從沒看過程文墨卷也不像話,王文龍模棱兩可說道:“也研究過一些。” 陳子貞笑道:“即便如此也勝過多少名家了?!?br> 像陳指南這種考中舉人的人,基本功已經相當扎實,到會試之上比拼的就是誰的文章更符合此時的選取潮流。 “建陽這話著實有見地,不愧大家之名!”陳子貞連連點頭,之前他還當王文龍只是個名士,現在卻覺得王文龍是科舉之道上的大才。 若沒有足夠的八股見識,斷是做不出“諸子入八股”這樣準確有理的文風判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