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考官的審美是被時代塑造的,八股文風自然也是隨時代而改變,比如嘉靖朝開始出現了唐宋復古運動,八股文便開始推崇唐宋散文的風格,到了萬歷年間,諸子興起,八股文就流行諸子風氣,時代到了天啟崇禎年間,小說大行其道,八股文中甚至攙雜入白話小說風格。
所以王文龍真沒騙陳指南,他的散漫的八股文風早十幾年肯定不吃香,這兩年卻非常有機會得中。三人又喝了幾杯,王文龍隨口問起說:“陳教諭來自紹興,那是文風鼎盛之地,想來紹興學子的水平定是極佳的了?!?br>
“也不盡然,”陳指南的心事被解,話也自然多了起來,“紹興讀書人雖多,但能夠考上舉人進士的也沒有多少,我在紹興當縣教諭時親眼所見,當地一些士子為了中舉照樣做了不少下作手段,不少秀才都是通過門路才考過了童生試?!?br>
王文龍思索一番,突然想起一個名字,好奇問道:“不知陳教諭可認得一個叫鄭汝礦的?”
陳指南聞言就笑起來:“鄭汝礦?建陽先生怎么聽過這人名字?這是紹興生員中頂不成器的一個了?!?br>
“這鄭汝礦的秀才功名就是靠賄賂而來,我對此極為不恥,幾次縣學里頭考試都把那鄭汝礦定為了下等,因此還得罪了鄭汝礦的家人,老朽跑到南直隸來也和此事有些關系?!?br>
王文龍求陳子貞辦事自然要送禮。
鄭汝礦跑到北京去參加考試,這家伙跟考場吏員串通,在糊名階段讓吏員選取佳卷,把人家考卷上的名字給割了,再把他的姓名換上去。
陳子貞聽陳指南講述著鄭汝礦的平日言行,告誡王文龍道:“建陽可是與這鄭汝礦家有舊?若是這樣人物,還是少接觸為妙,這等人毫無規矩,日后說不定會拖累旁人朋友。”
“我也是聽人提起這名字,”王文龍笑著說道,“前段時間聽人提到有個叫鄭汝礦的到順天去考鄉試,方有此隨口一問?!?br>
三人飽餐一頓,酒也有些上頭,陳指南向陳子貞告退。
陳指南不屑笑道:“原來這鄭汝礦跑到順天去了,還不是為了順天鄉試中舉的可能更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