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荀家,愿呈糧食五千石,銀錢五千兩。’ ‘趙家,愿呈糧食五千石,銀錢五千兩。’ ‘孫家,愿呈糧食五千石,銀錢五千兩。’ ‘牛家,愿呈存糧一萬三千石。’ ‘公孫家,愿呈存糧一萬五千石。’ ‘.......’ ‘.......’ 粗略估算下。 那日于南城門城墻上的一眾世家大族、豪強鄉紳們。 為求自保所呈糧草多達十六余萬石。 所呈銀錢亦有四萬余兩。 若是許奕未曾記錯的話。 那日牛家與公孫家所言存糧可是高達幾萬石。 此兩家更是揚言全部捐出,用以回報沮陽城百姓。 然而。 此兩家出現于榜單之上的存糧數量則分別為一萬三千石與一萬五千石。 “牛家、公孫家所呈存糧數量不對。” “至少需增補至三萬石。” 許奕不疾不徐地放下手中榜單開口吩咐道。 牛家、公孫家試圖蒙騙于其。 其自不會輕饒此二家。 更何況區區十六余萬石糧食完全無法支撐其‘聚天下之糧入燕’這一龐大計劃。 即使牛家、公孫家各增補至三萬石。 許奕至少還需拿出至少五萬石方才勉勉強強可撐此計。 “是。” 孫道華聞言拱手應道。 眼神中不經意間閃過一抹幸災樂禍之意。 那日于城墻之上其便提醒過牛家與公孫家。 但奈何當時許奕已離開城墻,牛家、公孫家壓力大減之下竟百勸不停。 “啟稟王爺。” “王家一百零六口,現皆被臣打入大牢。” “王家府邸、鋪面、大倉等皆被臣查封,并設有重兵把守。” 孫道華落座定神,隨即開口稟報道。 許奕聞言心中不由一樂。 孫道華口中的‘查封’、‘重兵把守’等字眼。 幾乎就差明說他未動絲毫了。 “按大周律行事即可。” “王家眾人該問斬問斬、該發配發配。” “其家族基業該變賣變賣、該充入郡庫充入郡庫。” “至于其他的。” “無需多想,一切有孤。” 許奕略作定神,隨即開口寬慰道。 不出意外的話。 此事便是孫道華此番登門拜訪的根本目的所在。 果不其然。 此言一出,孫道華臉上不由得浮現出輕松之意。 數息后。 心中大定的孫道華再度起身。 羊裝不好意思道:“王爺也知。” “現如今三班六房主簿、典吏們皆于城外調度排水入渠、清理河道之事。” “郡衙內著實是人手不足。” “不知......” “不知可否自王爺府上借調部分屬官予臣。” “用以清點盤算之事。” 話音落罷。 孫道華再度鄭重行之一禮。 “可。” “明日點卯之際。” “自會有府上屬官前往相助。” 許奕心中一樂,隨即開口答應道。 “謝王爺、謝王爺。” 孫道華聞言懸著的心徹底落定。 “有一事需麻煩孫郡守轉告那些世家大族。” 許奕微微一頓,面色漸現嚴肅之色。 “王爺請言。” 孫道華心中一凜,急忙答應道。 話音落罷。 許奕不疾不徐地拿起書桉之上寫有所呈之物的宣紙。 “還請孫郡守轉告那些世家大族、豪強鄉紳。” “將此事徹底爛到肚子里。” “莫要讓孤自外聽到有關于此事的任何風言風語。” 許奕面現嚴肅之色,沉聲叮囑道。 “是。” “還請王爺放心。” “臣定挨家挨戶傳達到位。” 察覺到些許殺意的孫道華心中一凜。 隨即面色極其鄭重地開口保證道。 “此外。” “所呈糧草也好、銀錢也罷。” “皆存于各家按兵不動。” “待孤需時,孤自會命人去取。” 許奕再度沉聲吩咐道。 “是。” 孫道華雖不明許奕用意,但卻并未多問。 反而是再度開口答應道。 “至于孤離城之際所言糧票之事。” “待城外之事徹了。” “孫郡守將功勞簿備好。” “屆時孤自有定奪。” 許奕再度開口吩咐道。 ‘愕。’ “是。” 孫道華聞言微微一愣,隨即快速開口答應道。 若不是許奕提及,其恐怕早已將糧票之事遺忘到十萬八千里外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