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二集 鬼谷選陵-《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袁天罡神算,無不神驗。

      大業末年,竇軌游歷德陽郡,曾找袁天罡看相。袁天罡說道:公額上骨骼隆起,玉枕骨如同伏犀,橫貫至腦后,地閣尤奇,定會在梁、益二州建立功業。

      武德初年,竇軌任益州行臺仆射,召袁天罡至其幕府,特別禮遇。

      袁天罡又對竇軌說道:明公骨法已然成就,與我往日預言并無差異。但眼中赤脈凸起,橫穿瞳子,說話時面容赤氣浮現。此謂殺機顯露,公為將軍,當時刻戒殺。

      武德九年,竇軌果因濫殺被撤職,并被召回長安,面見天子。竇軌大為驚慌,便問袁天罡:我此去吉兇如何?

      袁天罡道:公之面相不移,地閣右側光澤,且有喜色,到京城定受皇恩。

      竇軌入京,果被復命為益州都督。

      袁天罡與利州都督武士彟相善,曾至其家,相其夫人,說必生貴子。

      夫人大喜,便令遍相諸子。見武元爽、武元慶,說可位居三品;見長女韓國夫人,說其將大貴,但不利丈夫;又見襁褓中身著男裝之次女武則天,則大驚道:此郎君龍睛鳳頸,是極致貴人。若是女孩,實在是不可窺測,后定為天下之主。

      唐朝代隋之后,蜀道使詹俊用赤牒授任袁天罡為火井(今四川邛崍西南)令。

      貞觀八年,唐太宗征召袁天罡入朝覲見,當面問道:卿自謂比漢代嚴君平如何?

      袁天罡答道:嚴君平生不逢時,臣逢明君,勝其多矣。

      太宗聞言大喜。中書舍人岑文本請其看相,袁天罡說道:舍人學堂寬闊,眉蓋雙睛,文才震動海內。但頭頂復又生骨,還未成形,若至三品官以上,恐要減壽。

      十年之后,岑文本升任中書令,官居正三品。次年跟隨太宗出征遼東,卒于軍中。

      侍御史張行成、馬周亦請袁天罡看相。袁天罡道:馬侍御伏犀貫腦,兼有玉枕,且如背負重物,富貴之相。但面色發赤,左右命門色暗,耳后其骨不隆,是無山根,恐非長壽之相。張御史五官面相已成,江耳淮鼻河目溝口,下庭豐滿,得官雖晚,終將處宰相之位。

      其后馬周壽至四十八歲而薨;張行成官至尚書右仆射,果至宰相高位。

      申國公高士廉曾問袁天罡:公既相人無不神驗,則可相自己官爵壽算乎?

      袁天罡答道:我自知相命,當然能測。今年四月,即是我壽命耗盡之時也。

      畫外音:果然到至四月,袁天罡便就去世。無論正史野聞,都未明說其年份。但據史載,高士廉死于貞觀二十一年,則袁天罡必是死于此年之前。袁天罡相面之準,大抵如此。其與李淳風相比,當是相法及占卜較高于彼;則天文歷算及對天下大勢掌握,卻遠為不如。

      貞觀二十二年,司空梁公房玄齡留守京師,疾篤不起。唐太宗微服來至玉華宮,使人以肩輿抬梁公入殿,至御座之側方下,相對流涕。因命留于宮中,使御醫專門醫治。

      房玄齡私謂其諸子道:為父受主上厚恩,今天下無事,唯東征未已,群臣莫敢諫,吾知而不言,死有馀責。

      乃就病榻上修疏,上表諫道: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陛下功名威德亦可足矣,拓地開疆亦可止矣。且陛下每決一重囚,必令三覆五奏,進素膳,止音樂者,重人命也。今驅無罪之士卒,委之鋒刃之下,使肝腦涂地,獨不足愍乎!向使高麗違失臣節,誅之可也;侵擾百姓,滅之可也;他日能為中國患,除之可也。今無此三條而坐煩中國,內為前代雪恥,外為新羅報仇,豈非所存者小,所損者太乎!愿陛下許高麗自新,焚陵波之船,罷應募之眾,自然華夷慶賴,遠肅邇安。臣旦夕入地,儻蒙錄此哀鳴,死且不朽!

      太宗覽表泣下,謂高陽公主道:乃翁病篤如此,尚憂國家!

      親自臨榻視疾,握手與訣,房玄齡遂薨。

      鏡頭轉換,按下京師,再說益川。

      司農少卿強偉奉旨往巴蜀,伐木征夫造船,以備東征高現。役及山獠之眾,雅、邛、眉三州獠民不堪其擾,遂起而造反。

      太宗聞報大怒,乃遣茂州都督張士貴為將,右衛將軍梁建方為副,薛仁貴為前部先鋒,發隴右、峽中兵馬二萬余人擊之。

      薛仁貴隨主將張士貴南征,憑其掌中大戟,仗萬夫不當之勇,兵至巴郡,連連得勝,很快便平定叛亂,奏凱而歸。

      蜀人依舊大苦造船之役,便求愿輸貢錢帛,以雇傭潭州人造船,天子許之。

      因州縣督迫嚴急,蜀民至有賣其田宅、鬻其子女者,猶不能供其代傭之費;以至谷價踴貴,劍外騷然,頗具隋末三征高麗時之狀。

      其事聞于朝廷,太宗失驚,遣司農少卿長孫知人馳往劍南視察。

      長孫知人往蜀中巡視,飛報長安:蜀人脆弱,不耐勞劇。大船一艘,庸絹二千二百三十六匹。山谷已伐之木,挽曳未畢,復征船庸,二事并集,民不能堪,宜加存養。

      天子聞報,乃敕命潭州船庸皆從官給,勿需蜀人出錢。

      字幕:唐太宗貞觀二十年,西突厥所屬回紇部落降唐。

      回紇部落首領名喚吐迷度,稱胡祿俟利發。統率仆固、同羅、阿跌諸部助唐軍討伐薛延陀汗國,大敗多彌可汗之兵。滅亡薛延陀汗國之后,乃率諸部酋長,遣使歸唐。

      吐迷度兄子烏紇好色亂倫,蒸其叔母。烏紇與俱陸莫賀達官俱羅勃交厚,復因皆系突厥車鼻可汗之婿,故此相與密謀,欲殺吐迷度,以歸車鼻。

      計議已定,烏紇乃夜引十余騎突襲吐迷度寢帳,于睡夢中將吐迷度殺之。

      唐朝燕然副都護元禮臣聞回紇大變,遂使人往誘烏紇,許諾奏封其為瀚海都督。

      烏紇信以為真,率輕騎數十人前往都護府謁見,即被元禮臣執而斬之,然后奏聞天子。唐太宗聞報,恐回紇部落就此離散,遂遣兵部尚書崔敦禮前往安撫。

      俱羅勃應詔到長安拜見,太宗留之不遣,軟禁在京師,使吐迷度之子翊左郎將婆閏還歸回紇,拜為左驍衛大將軍、大俟利發、瀚海都督。

      字幕: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冬十一月。

      契丹部族首領窟哥及奚族渠帥可度者共同計議,并率所部要求內屬唐朝。

      唐太宗許之,遂在契丹部落設置松漠府,以窟哥為都督;又以其別帥達稽等部為九州,各以其辱紇主為刺史。在奚族部落設置饒樂府,以可度者為都督;又以其別帥阿會等部為五州,亦各以其辱紇主為刺史。又置東夷校尉官于營州。

      十二月戊寅日,以昆丘道行軍總管、左驍衛將軍阿史那賀魯為泥伏沙缽羅葉護,賜以旗鼓大纛,使其招討西突厥諸部之未降服者。

      癸未日,新羅女王金真德之弟,新羅相金春秋及其子文王入見。

      唐太宗便以金春秋為特進,金文王為左武衛將軍,并命內官以漢服賜之。

      當年臘月,太子李治為生母文德皇后長孫氏所建大慈恩寺落成。乃度僧人三百,請五十名高僧入住寺中。更別建翻經院,請玄奘法師專司翻譯佛經,并任番經院上座。

      玄奘法師移居翻經院之日,太宗及皇太子、后妃盡出,于安福門樓親執香爐臨送,長安城中群出觀禮者數萬人。玄奘請于慈恩寺內建大雁塔,安置自西域所帶回經像舍利。

      轉過年來,乃是貞觀二十三年。春正月辛亥日,阿史那杜爾將龜茲王白訶黎布失畢、大將羯獵顛,及國相那利等人送至京師。

      太宗責其反抗唐軍之罪,然后釋之,以布失畢為左武衛中郎將,將其君臣留在長安。

      因按舊規,每年初萬國來拜。太宗接待諸國使臣,惟不見突厥車鼻可汗入朝,遂遣右驍衛郎將高侃發回紇、仆骨等兵襲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宁县| 社会| 大冶市| 长寿区| 临沭县| 宝山区| 阜城县| 和田县| 淳化县| 正安县| 将乐县| 千阳县| 龙南县| 栾城县| 祁门县| 志丹县| 大石桥市| 定西市| 万载县| 天祝| 图们市| 灵川县| 奎屯市| 唐河县| 元谋县| 吉木萨尔县| 邵东县| 汶川县| 礼泉县| 公主岭市| 陈巴尔虎旗| 蒲江县| 靖西县| 汶川县| 辉县市| 无棣县| 德安县| 山东省| 塘沽区| 秀山|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