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一集 關羽降曹-《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倉惶辭廟,連夜脫逃。

    糜竺、簡雍剛剛行至南門,背后聽得馬掛鸞鈴響處,一騎絕塵追至,馬上人高聲叫道:糜子仲、簡憲和!二位且住。如今徐州危在旦夕,你等要逃到哪里去?

    二人大吃一驚,急回頭看時,卻是陳登單騎而至。見其背后并無軍馬相隨,這才心下稍安,駐足回馬相待,看其有何話說。

    陳登追上糜竺,跳下馬來,遞過一封書信,殷切囑道:子仲先生,劉皇叔和三將軍張飛昨夜偷營兵敗,中了郭嘉之計,小沛失陷,不知去向。小沛既失,徐州難保,你與簡文和乃是皇叔心腹,必為曹操不容,自當逃身保命。某獻城以降,曹操定然不肯相害,可保滿城軍民無虞。這里有書信一封,你可持往南陽宛城,當面呈遞守城將軍胡車兒。

    糜竺:可是當年隨同史子眇道長南下,途經我徐州之胡車兒?

    陳登:正是。他原是史子眇親傳弟子,身負興漢絕密使命,見了此信必然收留你等,以禮相待。二公日后與皇叔重會,便可以南陽為基,南聯(lián)劉表,北應袁紹,借機北上興復漢室。待皇叔大軍復來之時,某將舉徐州全境以應之,切記切記,幸勿忘卻。

    糜竺接過書信,稱謝不止,與簡雍向陳登施禮拜別,隨即上馬,出離南門去了。

    陳登私放了糜竺、簡雍,隨即回到府衙,大開北門,出城迎接曹操,獻了徐州。曹操見陳登主動來迎,下馬以禮相待,厚加撫慰賞賜,并騎入城,一面下令出榜安民。

    曹操升帳,對眾將說道:今徐州、小沛已得,只余下邳一城,劉備家眷皆在城中,托付于其二弟關羽。那關云長乃萬人之敵,我欲招來麾下,爾等當依我計。

    眾將領命而去,各自依計,回營準備。

    到了次日,關羽正在下邳城樓悶坐,遠望徐州、小沛方向,不見探馬前來。

    直到巳牌時分,聽得城外金鼓大作,曹軍先鋒夏侯惇領兵五千來戰(zhàn)。關公不得大哥及三弟消息,不欲冒然出城接戰(zhàn),遂命軍士閉門不出。

    夏侯惇依著曹操叮囑,使人于城下辱罵,將劉備三兄弟背信棄義之事高聲公布于眾。關公在城頭聽得大怒,即命放炮,引三千人馬出城,來與夏侯惇交戰(zhàn)。

    夏侯惇見關羽中計出城,遂挺槍迎敵,只斗了二十余合便故作不敵,回馬而走。

    關公恐怕下邳有失,停馬不追。

    夏侯惇見他不追,又回馬來戰(zhàn),且出言不遜,故作狂傲。關公大怒,奮起神勇大戰(zhàn),夏侯惇此番果真不敵,于是且戰(zhàn)且走,將關公引出二十里外,進了提前所設埋伏。

    關羽感覺中計,便要撥馬回城,只聽一聲炮響,左有徐晃,右有許褚,兩員悍將兩側夾攻;夏侯惇趁便返回身來截住廝殺,并將關羽所帶三千軍馬圍住。

    關公力戰(zhàn)三將至晚,無路可歸,只得退到一座土山,引兵屯于山頭,權且少歇。

    半夜時分,曹操自提大軍殺入下邳城中,并教堆柴舉火,以惑關公之心。關羽在山上遙望下邳城中,只見火光沖天,照如白晝一般,不由大驚失色。

    關公自忖:憑我手中青龍偃月刀,趁夜沖出重圍,倒也不是什么難事。但兄長將兩位嫂嫂托我,尚且陷在城中,如此奈何?

    轉而躊躇不決,坐而復起,起而復坐,心下好生為難。

    曹操奪了下邳,即命軍士:將劉備家眷保護起來,不得騷擾恫嚇,違者必殺無赦。

    安排已罷,曹操升帳,于班部中喚出張遼,囑道:文遠,我愛關將軍勇武忠義,欲收致帳下,其心若渴。聞你在呂布帳前為將時曾與關羽交厚,休辭辛勞,可代我前往土山,以利害情理說之,勸其來降如何?

    張遼沉思片刻,插手施禮:主公休怪小將直言。某深知關云長性情孤傲卓絕,寧折不彎;且與劉備誓同生死,絕非高官厚祿可以動之。尤其當此孤困土山之時,其必更不肯降,此去必然空勞往返,恐辱主公使命。因明知其不可為之,故此先行稟知。

    曹操笑道:文遠直言快語,誠不我欺。那關羽大義凜然,我亦深知,已有計較在此。你拿我這一封親筆書信前去,面呈關公,也不必多說,他自然下山來降。若是關公不來,你也不必與其爭執(zhí),自行回來便是,孤亦絕不見怪于你。

    說著,便將書信付予張遼,并一支穿營大令,一并賜予。

    張遼接過令箭書信,只得出城,單槍匹馬穿過重圍,投往土山上來。

    天已破曉,關羽在土山上捱了一夜,就要整頓軍馬,殺下山去,與曹軍決一死戰(zhàn)。正在這時,忽見一人獨騎馳上山,高聲叫道:將軍休要放箭,故人前來相見,有話要說!

    關羽凝目視之,見來人正是故友張遼。于是縱馬相迎,口中問道:文遠奉了曹操軍令,前來與某相敵么?那倒也好,關某正不愿與那些無名鼠輩過招。

    張遼笑道:師兄到此地步,還是豪氣沖天,果然英雄。小弟武藝是蒙呂奉先指點,師兄武功卻受左慈仙長親傳,兄弟怎敢不知好歹,孤身前來邀戰(zhàn),自討沒趣?

    關羽便問:既是如此,賢弟來此何意?

    張遼答道:在曹司空面前討令,假言要來勸降,實是要助師兄脫困,休得見疑。

    關羽:賢弟何以師兄相稱?莫非你早知我是兵家弟子,與呂奉先系出同門?

    張遼:此處并無他人,師兄不必掩飾了。

    當即將大槍掛住,甩鐙下馬,揀一塊干凈大石坐了。關羽見他如此,也便下馬,對面坐下,聽他有何話說。張遼從懷中掏出一物,往關羽手里一遞:師兄可識得此物?

    關羽接過看了,驚問道:伏龍令!此物何來?

    張遼說道:前日晚間,師父左慈仙長令師兄趙子龍送來。師父知道徐州定然不保,是以命子龍傳令,令弟尋機暗助師兄逃出重圍。眼見徐州、小沛和下邳失了,小弟正無計可施,天幸曹公讓我來勸降,恰逢其便。師兄且休耽誤,就隨小弟殺透重圍去罷。

    關羽聞聽徐州和小沛失了,心里一沉,問道:既如此,我大哥、三弟吉兇如何?

    張遼:師兄勿憂,玄德公與翼德雖被殺散,但各自逃出重圍,性命無礙。劉玄德并得臧霸暗地護送到冀州,袁紹相待甚厚。翼德自有胡車兒師弟接應,更無兇險。小弟如今手里有曹公所賜穿營大令,師兄可扮作軍卒模樣,隨小弟透圍而去。

    說著話,一邊自懷中拿出令箭,讓關公驗看。

    關羽聽說大哥及三弟均已脫險,不由愁云頓解,長吁一口氣道:賢弟不必說啦,既然大哥與三弟脫困,某已無后顧之憂矣。又豈能為一己性命,反陷賢弟于不忠不義之名?你自下山回復曹操,讓他盡管派將來攻,關某焉肯投降?誓必決一死戰(zhàn)。

    說罷立起身來,遙望下邳城頭嘆道:兩位嫂夫人,小弟實在難以兩全,顧你們不得了。若是邀天之幸,曹操不肯相害,你們與我家兄長,自有相會之日。

    于是對張遼拱手作別,請其下山。

    張遼搖頭道:師兄差矣。左慈仙長令子龍不遠千里持令而來,是恐師兄徒逞一時之勇,自求殺身成仁,不顧當年興扶漢室重誓。你道那張繡與曹操有欺嬸殺子深仇,為何也降了?卻是賈詡先生勸他,只有忍一時之辱,才能身入朝廷,隨侍天子左右,以逞報國之志耳。何況師兄此次投降,盡可說是歸降漢帝天子,又不是降他曹司空!

    關羽恍然大悟,面含愧色:不是賢弟開導,關某險失大義!只是就憑你一番說辭,關某即便投降,豈不為曹營諸將恥笑?

    張遼:豈有此理!小弟這里有曹將軍親筆手書,以禮相請。既師兄不肯隨弟潛出重圍逃命,弟愿全力承擔,讓曹操率全軍將士前來相迎。

    關羽拆開書信看時,果見言辭謙恭,并無慢怠之語。沉思片刻道:如此,你回復曹司空,我有三事相約,若能許我,便即歸降。若是不允,寧肯不屈。

    張遼:不知哪三件事?

    關羽:其一,關某只降天子,不入曹府私衙。其二,須保我二位皇嫂安全,并享受劉皇叔俸祿,凡人不得侵害。其三,若得兄長信息,不管水里火里,皆要尋歸。

    張遼應諾,拜別關公下山,回報曹操,說到關公所求之事。

    曹操大喜,說道:只要能為我所用,管他甚么降漢不降曹!撫養(yǎng)劉備妻妾眷屬,更是區(qū)區(qū)小事,不值一提。至于聞訊歸兄,到時再說罷咧。

    于是親率闔營眾將,來至土山之下,擂鼓放炮,禮迎關羽下山。

    關羽馳至曹操面前下馬,施禮再拜言道:關某斗膽與明主相抗,請予見諒。

    曹操笑道:各為其主,何罪之有?

    于是并肩入城,送還劉備兩位夫人,以及糜芳等家屬。

    來日班師,兵還許都。曹操下令,便在司空府隔壁不遠,專撥一座府第,送與關公居住。關公將府宅嚴分內外,使二位皇嫂居于內庭,自居其外。

    安頓已畢,曹操親引關公朝見天子。獻帝早知關羽來歷,心中暗喜,詔命封為偏將軍,使與張繡一起護衛(wèi)禁宮。若遇出征,則聽從司空府宣調使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什县| 滕州市| 中江县| 西丰县| 灵川县| 阿图什市| 扎鲁特旗| 疏勒县| 兰州市| 鄂尔多斯市| 海晏县| 区。| 时尚| 苗栗县| 永宁县| 梅河口市| 邢台县| 霍城县| 普格县| 栾城县| 吴堡县| 钟山县| 托克逊县| 比如县| 绥江县| 东明县| 广安市| 灵丘县| 苍山县| 平阴县| 崇州市| 山丹县| 垣曲县| 杭锦后旗| 齐齐哈尔市| 延吉市| 文山县| 临洮县| 阜新市| 资源县| 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