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一集 鬼谷雙子-《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春秋之末,巨星相繼殞落。

    周敬王四十一年,魯左史丘明七十七歲,因讀書著作勤奮過度,導致目盲,辭官回鄉。

    又于故鄉創立左史書舍,開始編纂《國語》,記述數十年來見聞,諸候要事,及君臣間興衰得失策論?!秶Z》乃為中國首部國別史,與《左傳》珠聯璧合,可謂史界雙璧。

    左丘明子名左瞻,精通儒道,學識淵博,品德高尚。孫名左啟,同樣博學多才,終身以為魯國大夫。四代孫左誠超凡脫俗,才華出眾,歸隱不仕。

    王莽新政時,曾召集天下學者為其所用,左丘明十五代孫左起曾受招聘。左起不愿為王莽效力,又懼遭其加害,于是改姓為丘,逃到陶陽,終隱居不出。其后代便以丘為姓,其實與左氏乃為同宗共源。又有山東肥城石橫都君邱氏,也以左丘明為其先祖。

    清雍正朝為避孔子名諱,丘氏奉旨加上“邑”旁,便即為邱。北齊《魏書·地形志》及唐朝《元和郡縣志》,都記載左丘明墓遺址與都君吻合。

    周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451年。在孔子逝去二十八年之后,一代史圣左丘明逝世,壽止于一百零五歲。

    左丘明是中國傳統史學創始人,向被史學界推為中國史學開山鼻祖,更被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其與孔子為同時期人,較孔子年長四歲,二人關系密切。

    鏡頭閃回,數十年前。

    左丘明品德高尚,胸懷坦蕩,深得魯侯定公器重。

    魯定公欲命孔子為司徒,未找三桓商議,先問左丘明意見。

    左丘明:孔子,當今圣人也。圣人當政,庸才則必失職。主公若用孔子,卻又議于三桓,豈可得乎?

    魯定公:卿何知三桓定然不從?

    左丘明:昔有周人,喜毛裘,復愛肉食。欲為皮裘,議于狐貍,索其皮毛;欲辦牲祭,又謀于牛羊,索要其肉。話猶未完,狐貍及牛羊皆遠奔藏匿。則五年毛裘不成,十年牲祭未辦。原因無他,謀于對象非也。主公欲命孔子為司徒,卻議于三桓,此與狐貍謀皮,牛羊謀肉,同一理也。

    魯定公大悟,遂不經三桓同意,直接任命孔子為司徒,參與魯國之政。

    為纂修史書,左丘明與孔子一同前往周室,在周太史查閱檔案經年。回魯之后,孔子撰寫《春秋》,左丘明則據《春秋》而作《春秋左氏傳》。

    魯國是周公封地,保存前代多種禮樂文獻,向稱禮樂之邦。西周亡后,周文化在西方諸國蕩然無存,卻在魯國保留完整。左丘明既為魯國太史,掌握豐富文獻資源,以成《左傳》史學巨著。《左傳》是謂左丘明史官生涯最大成就,亦是華夏文明不二財富。

    左丘明去世當年,是為秦厲共公在位二十六年。

    便在此年,秦厲公突然發兵征伐蜀國,襲擊南鄭。

    蜀人不備,一時張皇失措,丟失南鄭,遂退守劍門險關危隘,以阻止秦人繼續向南進攻。秦人偷襲南鄭得手,始命左庶長在南鄭修筑城墻,并以重兵把守。

    其后十余年間,蜀人不斷集結兵力反攻,終將南鄭收復。南鄭爭奪之戰本是古蜀國自衛反擊戰爭,但依《史記》所載,卻稱此為“南鄭反”。其實有誤,不當以此三字為解。

    鏡頭閃回,重溫古蜀王國由來,前世今生,以明其歷史沿革,滄海桑田變遷。

    古蜀人未建國時,是從岷江上游所興起土著部落。

    蜀地上古文明,可分為前后五個時期,乃是蜀山氏時期、蠶叢氏時期、柏灌氏時期、魚鳧氏時期,以及開明氏時期。

    畫外音:蜀地文明在先秦時期,迥異于中原文化;蜀地部落,亦大不同于中原奴隸制諸侯邦國?!笆瘛弊钟蓙?,最早發現于商代甲骨文中,象形為一條大眼蠶蟲,是指所有蛾、蝶類幼蟲,即是野蠶?!墩f文解字》:蜀,葵中蠶也。從蟲,上目象蜀頭形,中象其身蜎蜎?!对姟吩疲和浲浾呤瘛M浲浾撸紫x蠕動之象。武王伐紂之時,蜀人曾經出兵相助。但關于蜀國歷史,先秦文獻中皆無詳載。直到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始載蜀國史傳。

    商周春秋時期,古蜀王國疆域北達漢中,南至南中,東至鄂西清江。戰國時期,蜀國向北保有漢中,向南深入西南夷,向東據有嘉陵江以東地區,成為西南大國。

    未有蜀國之前,先有蜀山氏部族,生活于岷山之中,故又稱岷山氏。

    黃帝之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昌仆,生子高陽,是為帝嚳,封其支庶于蜀,世為侯伯。禹會諸侯于涂山,諸侯執玉帛者萬國,巴蜀往焉。

    夏桀十四年,命扁率師征伐岷山氏,岷山氏獻二女琬、琰于桀,導致妹喜失寵。岷山氏之后,約于周平王東遷之初,復有蠶叢氏,乃是古蜀國第一位國王。

    又有傳說,蠶叢乃是首個馴養家蠶者,則蠶叢生活年代遠早于周,當為商代早期部落首領。蠶叢死后,蜀人為其建造石制棺槨。三星堆出土青銅縱目面具,可能便是蠶叢形象。

    蠶叢氏統治蜀地數百年,柏灌氏取而代之,史書中對其記載較少。西漢楊雄作《蜀王本紀》,說蜀王先名蠶叢,后名柏灌,后名魚鳧。柏灌氏統治蜀地,維持數百年之久。魚鳧氏繼柏灌氏之后治蜀,進入農耕社會。

    三星堆古城營建于商代初期,是為魚鳧王統一蜀地之后所建。三星堆遺址所出土大量精美青銅器、海貝、象牙,表明此時古蜀國正處于鼎盛時期。古蜀文明神巫色彩濃厚,甲骨文中多次提及。至商朝晚期,魚鳧氏被來自南方之杜宇氏取代。

    傳說杜宇從天而降,其妻名利,從江源井中冒出。杜宇帶族人以武力推翻漁鳧氏統治,自立為蜀王。周武王聯合庸、蜀、羌等西土八國伐商,則其中蜀國之君。便是杜宇。

    周朝建立次年,武王姬發冊封杜宇為蜀王,準予建都立國。于是蜀王率其部落自茂汶盆地東遷至廣漢平原,在今溫江萬春鎮建魚鳧城,成立杜宇氏蜀國。古蜀國自此開始,便由原始氏族公社制進入奴隸制社會,杜宇乃是奴隸制古蜀國首位君王,史稱為蜀望帝。

    杜宇年老之時未傳其子,而將君主位禪讓給同姓族人,時為蜀國相杜靈。

    據傳說,杜靈實為荊州鱉精,死而復生,化為人形,至古蜀國為相。

    當時洪水泛濫,蜀國四面環山,中間盆地,水流不出。鱉靈鑿穿巫山,引導水流向東,形成今之長江。

    望帝杜宇因其功高,便即傳位于杜靈,自己入山修道,死后化鳥。因此鳥乃杜宇所化,又叫聲鵑鵑,故名杜鵑。

    杜靈既為蜀王,建都郫邑,號開明帝,又曰叢帝。

    叢帝傳子盧帝,稱開明二世,曾攻秦國至雍。盧帝之子開明三世稱褒子帝,西征青衣羌、又向南征服獠棘,使得蜀國疆域大大擴展,超過杜宇時代。

    約公元前六世紀,開明五世在位,筑城為都,號曰華陽。傳至九世,終遷成都。

    秦厲共公二年,秦、蜀之間始通聘享。

    二十六年,秦命左庶長在南鄭(漢中)筑城,蜀軍退入劍門關據守。

    此后,古蜀王國與秦國之間就漢中地帶,展開長達百余年沖突較量??梢娫趹饑缙冢攀裢鯂娛铝α可鯙閺姶?,并不遜于中原諸侯強國。

    修建南鄭同年,秦厲共公又伐關中平原東部重鎮大荔,乃為古芮國及同國所在。于是攻而取之,于此設臨晉縣,是為大荔縣建治初始。

    及至次年,亦即周貞定王十八年,越王發兵滅繒??晣挥诮裆綎|省蒼山西北,百余年前曾為莒國所滅,后又復國,至今終被越國滅亡。

    此時晉國韓、趙、魏三卿,瓜分智氏封邑。

    趙氏獲利最多,得到晉國北部大片土地,并向東越過太行山,占有邯鄲、中牟。魏氏與韓氏在趙氏封邑之南,魏氏偏西,韓氏偏東。

    魏氏西隔黃河以鄰秦國,北依呂梁山以臨趙氏,東連王屋山以依韓氏,南越中條山及黃河而臨陜地,被裹在晉國西南一隅。雖然易守難攻,但也被就此壓制封鎖,難以向外開疆拓土。魏駒由此,憤憤不平。又四年,魏桓子薨逝,因長子早亡,傳位于長孫魏斯。

    周貞定王二十一年,范蠡八十八歲,已居宋國陶邑(今菏澤定陶區)二十年。此地位于天下之中,范蠡居此,操師尊計然所授經濟之術治產,積資又成巨富。

    洛陽人白圭,受范蠡薄利多銷之教,得其經商訣竅,經營“下谷”之類生活必需品。豐年收糧時,其價高于市場;歉年出售時,又低于市場。如此加速周轉,積著率歲倍之。

    范蠡:凡經商者,須按天時變化,此謂時斷;又須選擇貿易對象,此謂智斷。兩斷結合,于中取利,則無有不成功者。

    白圭:何為時斷?

    范蠡:蓋農業收成,必與氣候有關;天時循環,豐歉也有循環。此謂時斷。

    白圭:何謂智斷?

    范蠡:利用豐、歉價格差異,可得兼倍收益。此謂智斷。

    白圭再拜受教,以此行之,數年便為魏國首富,被世人稱為“商祖”。

    又有魯國窮士,名喚猗頓,聞說陶朱公甚富,往而問術。

    范蠡:子欲速富,當畜五稼。

    猗頓:何謂五稼?

    范蠡:乃指母馬、母牛、母羊、母豬、母狗耳。

    猗頓大悟,再拜而去。十年之間,獲息不可勝計,從此成為豪富之家,馳名天下。

    六月十九日,家人盛開筵宴,為陶朱公大辦八十八歲壽辰。范蠡居中高坐,鶴發童顏,腰直背挺,耳聰目明,開懷暢飲,兒孫繞膝,滿座盡歡。

    此時發妻越盈,亦已八十有余,其發如墨,齒如扁貝,并無一顆脫落,與家主夫君并肩而坐,笑顏如花。

    此一場酒,直從午間飲至申時,家人已喝倒一半,陶朱公依然興致不減,呼盧不休。

    越盈忽然變色,以箸敲案:老不死,適可而止,便是正好。何必直待日薄西山,非在兒孫輩前丑態盡出耶!

    陶朱公聞言猛吃一驚,抬望戶外,見樹影東斜,嘻笑道:小師妹,老乞婆,此言是也??刹皇且痪湓掽c醒夢中之人?時已至矣,吾將去也。

    于是嘻哈不絕,離席而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山县| 宁明县| 津市市| 施秉县| 沙洋县| 安龙县| 宜州市| 常熟市| 焉耆| 涡阳县| 文化| 威远县| 新乐市| 郎溪县| 赣州市| 玉屏| 平谷区| 扎鲁特旗| 南华县| 安新县| 新建县| 高邮市| 武宣县| 嘉禾县| 威远县| 汝阳县| 喜德县| 张掖市| 湘西| 石林| 盘锦市| 东丽区| 二连浩特市| 仁化县| 治县。| 林州市| 安康市| 垣曲县| 齐齐哈尔市| 青州市| 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