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集 臥薪嘗膽-《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深宮之內,秋意蕭索。宮墻之外,吳歌短笛。
伯嚭奉命來勸降范蠡,范蠡以不能與伍子胥共立于朝辭之。
范蠡說罷,施禮轉身離去,但其話音尚在深秋的空氣中飄蕩。伯嚭無言以對,眼前卻浮現出伍子胥對自己陰鷙恨毒的眼神,不由打一下寒戰。
于是還于宮中,將范蠡之語回報吳王。
夫差良久無語,然后道:如此,則休矣。
伯嚭:子胥不能容天下之士,臣與大王皆為深知者。猶恐為臣,亦不見容共存也。
夫差:寡人既不疑卿,其又能奈何?以后在朝堂相會或議事,卿其讓之。以卿觀察,勾踐君臣夫婦,言語舉止如何?
伯嚭:臣入其院,見勾踐服犢鼻,著樵頭,斫銼養馬;夫人衣無緣之裳,施左關之襦,汲水除糞灑掃;范蠡拾薪炊爨,面目枯槁。君臣力作,絕無怨恨之色,亦無愁嘆之聲。
夫差:卿其懷憐,為其君臣夫婦美言以飾乎?
伯嚭:為臣怎敢!
夫差不信伯嚭之言,乃與其同登姑蘇臺上,往下俯視。卻正好望見越王及夫人端坐于馬糞之旁,范蠡操楱立于左,君臣之禮猶存,夫婦之儀且具。
伯嚭:主公,臣之所言如何?
夫差:彼小國之君,一介寒士,雖在窮厄之地,不失君臣之禮,寡人心甚敬之。
伯嚭:臣聞無德不復。主公若以圣王之心,哀孤窮之士,加恩于越,勾踐豈無厚報?
夫差點頭:可即赦越王歸國。
伯嚭領諾,辭王還于己府,遂遣家人將此喜信報知范蠡。
伍子胥聞說吳王將赦越王歸國,火冒頂梁,急來入見,不顧君臣禮數。
夫差:寒風凜冽,相父不在府中納福,今來入宮何事?
伍員:昔桀囚湯不誅,紂囚文王不殺,故桀為湯所放,商為周所滅。今大王既囚越君,而不行誅,誠恐夏、殷之患,旋踵便至矣!
夫差聞言失驚,忽改容相謝:相父之言甚為有理,是我聽信伯嚭,以至心懷婦人之仁,幾忘祖父大仇。相父且回,來日早朝,必殺勾踐。
伍員登時心平氣和,反覺自己失禮,于是謝罪而出。
次日早朝,吳差坐殿,未議政事,先喚承旨官,欲使召勾踐夫婦殺之。
承旨官:大王,未知有何吩咐?
夫差:你帶人前去,將勾踐夫婦……
承旨官:怎樣?
夫差:啊也!
忽覺天旋地轉,倒于座上,人事不醒。殿上諸臣見此,一陣大亂。伯嚭首先越眾而出,止住眾臣噪亂,繼命內侍將吳王扶入內室,傳喚太醫。
夫差入內,稍時醒轉,見太醫在側,便問:寡人何疾?
太醫答道:煞是奇怪,臣經詳察,大王無疾。
吳王命喚伯嚭入內:醫者說寡人無疾,卿以為何故?
伯嚭:此必是大王惑于子胥之言,欲誅勾踐。其怨苦之氣上干于天,故上天警示大王,暫不可為此有干天和之事,亦未可知。
夫差聞奏,半信半疑。于是傳令,命今日罷朝,眾臣且散。
伯嚭還歸府中,立命家臣潛至勾踐所居石室,將吳王臥病之事告知,命其如此如彼,以消吳王殺機。
勾踐再三致謝,親送伯府家臣出門,回身便使范蠡擲卦卜吉。
范蠡觀其卦象,喜道:大吉!吳王無甚疾病,至壬申日必得痊愈。且大王能得歸國,全在侍疾一事,亦在此月內。怎奈辱甚,臣不敢言。
勾踐聞說能得歸國,欣喜若狂:但得還國,便受辱何妨?賢卿盡管言之可也。
范蠡:人生至辱,不過于嘗食他人糞便,況一國之主哉?愿大王請求問疾,倘得入見,因求其糞而嘗之,觀其顏色,再拜稱賀,告以病起之期。至期若愈,夫差必然心感大王。臣再請伯嚭進以說辭,則大王必可赦歸矣。
勾踐聞而垂淚:孤雖不肖,亦曾南面為君,奈何含污忍辱,為人嘗其泄便乎?且使諸侯得知,寧不遺笑天下,遺臭萬年!
范蠡再拜:主公恕罪,臣該萬死!然昔日殷紂囚西伯于羑里,曾殺其子伯邑考,烹而饗之,西伯忍痛而食子肉,然后得以歸國,翦商滅崇,終遺武王伐紂成功,締就至今五百余年基業。夫欲成大事者,不矜細行,吳王有婦人之仁,而無丈夫之決,已欲赦越,忽又中變,此必是伍子胥進言以阻,使其猶豫。王不如此,何以激其婦人之仁,取其倨傲之憐?
勾踐聞言,毅然拭淚,咬牙意決。范蠡便即來至太宰府中,求見伯嚭。
范蠡:今聞主公抱疴不瘳,我主勾踐寢食不安,愿從太宰問疾,以伸臣子之情。
伯嚭:越君有此美意,明日可隨我入宮。
范蠡大喜,回報勾踐,當夜一宿無話。來日一早,伯嚭果帶勾踐入見問疾。
夫差便問勾踐:卿來見孤,只為問疾耶?
勾踐叩首奏道:囚臣聽聞龍體失調,如摧肝肺,欲探望君父顏色,更無別由。
言罷淚下,發乎衷腸。便在此時,夫差覺到腹漲,說要出恭,揮令眾人出室。
勾踐隨伯嚭出外,低聲說道:臣在東海,曾事醫師,觀人泄便,能知疾之瘥劇。
伯嚭聞言甚為驚奇,但未答言,只快步出室,拱立廊下。未至片刻,內侍即將便桶提出,將要提往后院,傾倒洗涮。
勾踐急上前止住,揭開桶蓋,手取其糞,跪而嘗之。左右見此,皆都掩鼻。
伯嚭緊皺眉頭,暗道:此人如此隱忍!
勾踐嘗罷,討水嗽口,復入室內,叩首奏道:囚臣拜賀大王,恭喜大王!王之疾患無憂,至三月壬申日必得痊愈。
夫差:卿何以知之?
勾踐:糞者,谷味也,順時氣則生,逆時氣則死。今囚臣竊嘗大王之便,味苦且酸,正應春夏發生之氣,是以知之。
夫差聞言大為驚奇,命人復喚入伯嚭:勾踐適才,果然親嘗寡人之便耶?
伯嚭:正是。勾踐對主公忠心,既便為臣亦自愧不如。
夫差大為感動,竟至淚水盈眶,贊嘆道:為人臣者,至此為極矣。仁哉,勾踐也!臣子之事君父,孰肯嘗糞而決疾者!
勾踐再拜:王對臣有再生之德,臣即萬死,亦不能報。
夫差:卿君臣夫婦,可離石室,暫助太宰府中。待孤疾瘳,便遣送卿等還國。
勾踐再拜,謝恩而出。
光陰如梭,轉眼便至范蠡所卜之期,夫差頭暈目眩之病果愈,更無不適之感。
夫差感念勾踐之忠,即令其夫婦改換諸侯衣冠,范蠡復其大夫服飾,就宮中設宴,為其君臣餞行。勾踐更換冠帶入席,再三拜謝,欲赴臣位,夫差不許。
伯嚭將勾踐引至上座客位,吳國諸大夫皆都列坐相陪。
伍子胥見吳王忘仇待敵,當即火冒三丈,遂不肯入坐,拂衣而出。
伯嚭道:相國剛勇,其不入坐,殆自慚乎?
夫差笑道:太宰之言甚當!
君臣二人,由此深惡伍子胥。勾踐進觴為吳王壽,夫差許以三日后啟行,賓主盡歡。
來日一早,伍子胥復又入見吳王,私下諫道:勾踐內懷虎狼之心,外飾溫恭之貌,大王愛須臾之諛,不慮后日之患,棄忠直而聽讒言,溺小仁而養大仇。夫虎卑其勢,將有擊也;貍縮其身,將有取也。越王入臣于吳,怨恨在心,大王何得知之?其下嘗大王之糞,實上食大王之心。王若不察,中其奸謀,吳必為擒矣!
吳王不悅:寡人有疾,相國不聞不問,亦不許他人盡忠乎?寡人已許釋其還國,豈可朝令夕改,輕諾寡信?卿置之勿言!
子胥聞此,便知不可再諫,恨恨而退。
吳王親送越王出城,謂勾踐道:寡人赦君返國,君當念恩,休要記怨。
勾踐稽首再拜:大王赦臣生還故國,天高地厚之恩,如同再造。臣必生生世世,竭力報效。蒼天在上,實鑒臣心,如若負吳,皇天不佑!
再拜跪伏,流涕滿面,竟似不舍。終命范蠡執御,與夫人登車升輦,望越國而去。
勾踐回至浙江之上,文種早率群臣具舟過江,拜迎主公,并與范蠡相見,如獲重生。
由是簇擁下船,回至國都,國人皆都遠出城外迎接,舉國歡聲動地。
勾踐淚流不止,又喜又悲,還入都城,祭告太廟,臨朝視事,群臣拜賀問安。
越王:只因寡人不智,未聽范蠡、文種二卿忠言,致有夫椒之敗,會稽之恥。我欲立城于會稽,遷都于此,以自警惕,亦使諸卿與我共勉,不忘此奇恥大辱,眾卿以為如何?
眾官聞言,皆稱遵命。勾踐大慰,乃專委范蠡前往會稽山下,修城建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阴县|
太康县|
黑龙江省|
孝义市|
嘉黎县|
汶川县|
华容县|
呼和浩特市|
扎兰屯市|
黑水县|
博客|
中方县|
崇信县|
五寨县|
长泰县|
韶山市|
巴东县|
祥云县|
奈曼旗|
米林县|
额敏县|
棋牌|
汾阳市|
尖扎县|
桃园县|
咸宁市|
平远县|
岳西县|
延吉市|
巴彦县|
金昌市|
香格里拉县|
台山市|
鄂伦春自治旗|
陆良县|
潮州市|
沭阳县|
青铜峡市|
德阳市|
嫩江县|
台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