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九集 士會去秦-《華夏真相集》


    第(3/3)頁

    晉靈公聞報大怒,不肯罷休,又借賞功為名,召執政入宮賜宴。并吩咐暗于壁間埋伏甲士,命以摔爵為號,突出于席間殺之。

    趙盾接詔,以為前番勸諫生效,不疑有他,欣然入宮赴宴。當時提彌明為車右,護送元帥入宮,止于宮外守候。因去如廁,回來時偶視宮門之內,見有甲士暗伏廊下,日照利刃,反光刺目。提彌明于是大驚,乃闖宮而入,直趨席間。

    趙盾:咄!我與國君議事,子不奉召喚,焉敢無禮闖宮?

    提彌明:非是下人無禮。大人身為臣子,奉侍君主賜宴,酒過三爵不辭,方是為非禮也。

    一邊說著,一邊連使眼色,乃上前伸手腋下,強扶主帥以出。

    靈公大怒,欲出甲士不及,急命放開庭中惡狗,隨后追咬。

    趙盾這才知道靈公早就安排毒計,提彌明是忠心救主。于是疾步奔向宮門,并對守宮侍衛冷笑道:大國之君,棄人而用犬,雖猛何用!

    侍衛懾于正卿威勢,紛紛閃開道路,不敢攔阻。提彌明殿后,退出宮門,一邊斗那惡犬,一邊呼喝車左及家仆,速扶元帥上車,急馳歸府。

    未料便在回頭呼喚車左之際,被那惡犬縱躍撲上,張口咬住小腿,由此脫身不得。

    提彌明大呼揮劍,將那惡狗殺死;但只稍作耽擱,宮中甲士已經追至,圍裹上來,亂刃齊下。可嘆提彌明如此一員猛將,竟因一條惡狗攔路,便被士兵砍為肉泥。

    趙盾回府,派人搶回提彌明尸體,送至郊外厚葬。由此再不入宮,君臣交惡。

    鏡頭轉換,按下晉卿,復說齊侯。

    齊太子姜舍被其叔所殺,生母昭姬是為魯國之女,心痛兒子死于非命,日夜悲啼。

    齊懿公惡之,遂命幽于冷宮,禁其自由。

    昭姬恐被見害,乃賄賂宮人,使通信于魯,求魯侯設法相救。

    魯文公得書,卻畏齊國之強,不敢親自出面,便命大夫東門遂如周,告于匡王,欲借天子恩寵,求下詔旨于齊侯,使釋放昭姬之囚。

    周匡王聞魯使之奏,大起憐憫之心,遂命大夫單伯前往齊國,謂齊懿公道:卿既殺其子,焉有復用其母者?何不縱之還魯,以明齊國之寬德!

    懿公極其忌諱弒侄奪位之事,聞而面頰發赤,恨恨無語。乃命設宴款待天使,卻暗令將昭姬遷于別宮,自于席間向單伯解釋道:寡君對國母長嫂,未敢簡慢,恭奉有加;未知是何人向天子進諂,陷小侯于不忠不義。今承天子降諭,欲使寡嫂還魯,臣敢不承順?但我叔嫂不宜相見,大夫可以天使名義見之,親傳天子旨意。

    單伯只道是齊侯看在天子面上,已作讓步,故此不疑是計,欣然應諾。來日沐浴更衣,駕車隨入宮,謁見昭姬,并傳天子旨意。

    昭姬垂涕謝恩,誠恐夜長夢多,再生他變,便請天使稍待,自己收拾行囊車駕,欲隨單伯出宮,就此去齊奔魯。

    便在忙亂之時,不料齊懿公引領侍衛闖入房中,大喝道:單伯雖系天使,但身為男子,如何擅入諸侯國內宮,私會國母?既無茍且之事,亦是違禮大逆。與我將此男女執下,分置兩處,寡人將訟之天子,請旨裁度!

    單伯知道中計,至此一言不發。

    齊懿公遂囚禁天使單伯及寡嫂昭姬,并命興兵伐魯。

    魯文公聞說齊侯非但不釋昭姬,反囚天使,發兵來伐,不由驚怒交迸。因知再找天子也不濟事,便使上卿季孫行父急奔絳城,向晉國執政正卿趙盾告急,請行伯主之權伐齊。

    趙盾聞報亦怒,遂以靈公名義,會合宋、衛、蔡、陳、鄭、曹、許八國諸侯,聚于扈地,再次商議伐齊。齊懿公至此方知害怕,不敢與諸侯硬抗,遂即轉變風色,遣使納重賂與晉;立即釋放單伯之囚,并派兵親送昭姬還魯,又向魯文公小心陪罪,好話說盡。

    魯文公亦不敢十分得罪齊國,便復寄書盟主晉伯,又向正卿趙盾為齊懿公說情,請求寬免其罪。趙盾掙足面子,遂應其請,遣散諸侯,使各歸本國。

    魯文公聞說諸侯撤退,即使公子遂至齊求和,齊魯就此重歸于好。

    宋昭公參與聯軍伐齊歸來,日以田獵為樂。因與公子卬、公孫孔叔、公孫鐘離相善,故惟三人之言是聽,不任六卿,疏遠公族,怠棄民事。

    司馬樂豫知道宋國不久必亂,遂以其官讓于公子卬,自求致仕還家。司城公孫壽亦告老致政,昭公一概不加挽留,即用其子蕩意諸為司城。

    當時宋襄夫人王姬尚在,乃是昭公祖母。因愛昭公庶弟公子鮑,又見昭公為政昏亂,不任六卿,遂欲廢昭公,而改立公子鮑。于是暗地指使襄、穆二族諸大夫作亂,并殺公子卬、公孫鐘離二人于朝門,蕩意諸懼而奔魯。

    公子鮑見國內被祖母因愛致亂,急出面連同諸卿,與二族講和,不究擅殺之事,復召蕩意諸歸國,官復原位,宋亂暫息。

    昭公七年,宋國歲饑,公子鮑盡出自家倉廩之粟濟貧;又敬老尊賢,凡國中年七十以上,月致粟帛,使人慰問。其有才藝者皆收致門下,厚糈管待。

    昭公八年,宋國大饑未止,公子鮑竭其倉廩,不敷施舍。祖母襄夫人心疼孫兒,復盡出宮中之藏,以助其施舍濟民。由是舉國之民,無不頌揚公子鮑之仁,人人愿得公子鮑為君。公子鮑情知民心已歸,遂密告襄夫人,欲趁此謀弒昭公。

    襄夫人從之,并與孫兒密謀:杵臼好獵,不顧饑荒,不恤國人生死。只待其引兵出于京都,獵于孟諸之藪時,可使公子須閉門以拒,孫兒發動國人攻之,必無不克。

    未料祖孫定計,卻被宮人聽聞,急報司城。

    蕩意諸聞是襄夫人之謀,不敢明言,只提醒昭公道:今連歲大饑,主公不可再出城田獵,恐失民心。

    宋昭公聞聽蕩意諸諫勸,不耐煩道:“因國內大饑,寡人更應不時出獵,大獲禽獸,以充眾卿之食。卿以此諫,豈不狂悖!

    蕩意諸聞此,只得半露實情,旁敲側擊道:臣憂宋國之危,不在官民之饑,而在于宮墻之內也。主公必要出獵,恐不能返。

    昭公雖然暴虐,但卻機智過人,早已聽出其言外之意,點頭說道:彼若為逆,早晚必發。我雖在國中,其能免乎?

    乃召右師華元、左師公孫友上殿,命二人帶兵用心居守國都,嚴防國人為亂。又命盡搜府庫財寶,以車載之,密藏軍中,率軍出城,望孟諸進發。

    宋昭公出城未久,襄夫人便遣人往召眾卿諸孫,說有要事,令皆入宮商議。眾卿諸孫聞召而至,襄夫人立命將華元、公孫友留于宮中,奪其兵符將令,付予公子須,使其率兵閉門守城,嚴防出入。又命司馬華耦持太夫人私璽符節,宣諭軍中將士。

    華耦:奉襄夫人懿命,杵臼無道,今廢除之,扶立公子鮑為君。

    都中將士聞聽此令,皆都踴躍答道:廢暴立賢,我等無不從命!

    國人聞之,亦無不樂從。于是皆擁公子鮑為君,同心守城,以防昭公回師。

    司城蕩意諸見城中果然生變,急馳出城,追及昭公隊伍,將其事變以告。

    宋昭公:悔不聽賢卿之言。然事已至此,復將奈何?

    蕩意諸:主公手中有兵,國庫財帛亦盡在營中,可出奔他國,再圖后舉。

    宋昭公:上自祖母,下及國人,無不與寡人為仇,則諸侯誰肯容納我?與其客死他國,我寧死于故鄉耳!

    乃下令停車治餐,使眾軍飽食。又對左右眾將道:今日之變,罪在寡人,與汝等無干。今當永別,無以為贈,國中寶玉俱都在此,分賜爾等,各自逃生可也!

    左右聞聽此言,皆都哀泣跪奏:請主公先行,我等殿后。倘有追兵,愿拼死一戰。

    昭公下淚:戰之不勝,徒殺身無益。且死者皆我宋人,寡人何忍!

    君臣正說話間,忽見遠處塵頭大起,馬蹄動地,一支人馬如風似箭,自都城方向奔至。

    蕩意都登車望其旗號,復下車奏道:是華耦率眾出城,追殺主公來也。

    未待昭公起身登車,華耦率兵已至,團團圍住,向眾軍高聲喝道:奉襄夫人及新君之命,單誅無道昏君,不關眾人之事。凡棄械歸降者,免究其罪。

    連呼三次,昭公左右皆都奔散,惟蕩意諸及數十心腹家兵,持戈立于昭公之側。

    華耦對蕩意諸道:民心向背,至此昭然。且襄夫人之命,公獨不聞乎?

    蕩意諸:某為人臣,只知有今日主公,不知有先君遺孀!

    華耦不與其糾纏,操戈直逼昭公。

    蕩意諸以身相蔽,挺劍格斗,不肯后退半步。

    華耦尚有不忍,眾軍道:似此愚頑,留之何用!

    于是挺戈齊上,先殺意諸,后殺昭公。

    華耦嘆息數聲,命將蕩意諸及昭公就地掩埋,引軍回報。

    襄夫人聞昭公已死,遂命右師華元、左師公孫友等擁立公子鮑為君,是為宋文公。眾卿朝賀已畢,文公賜宴,華耦醉而歸府,當夜患心疼病終,有人謂是弒君之報。

    文公嘉憫蕩意諸之忠,乃用其弟蕩虺為司馬,以代華耦。又命同母弟公子須為司城,以補蕩意諸之缺。宋國之亂,就此止歇。

    宋國之亂聞于晉國,趙盾乃以弒君之罪,命荀林父為將,合衛、陳、鄭之師伐宋。宋文公聞晉師來伐,急斂金帛數車,為犒軍之禮,使右師華元前至聯軍大營,備陳昭公之暴,國人愿戴公子鮑之情,求和約成。荀林父受賄,遂與華元約盟,定文公君位而還。

    鄭穆公嘆道:晉惟賂是貪,不能復伯諸侯矣。不如棄晉從楚,可以自安。

    乃遣人通款于楚王,復又背晉向楚。

    周匡王四年,魯文公姬興卒,嫡子姬惡嗣位,但被大夫襄仲殺之,復立文公庶子姬倭,是為魯宣公,魯國第二十任君主。欲知其事如何,且看下集。(本集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海市| 调兵山市| 海城市| 平安县| 客服| 玉溪市| 资阳市| 洞口县| 宝应县| 唐海县| 金沙县| 资源县| 蓬溪县| 汝阳县| 噶尔县| 桐庐县| 西和县| 望奎县| 广州市| 邢台市| 玉山县| 施秉县| 汉中市| 房产| 托克托县| 大埔县| 金堂县| 延川县| 祥云县| 嵊泗县| 凤台县| 通化县| 邯郸市| 融水| 巩留县| 昆明市| 镇平县| 太和县| 喀喇沁旗| 康乐县|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