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起碼有兩成的貪污官吏,都是近一年內查處的,明顯是看他這個新皇帝登極,覺得貪污應該沒什么大事。 朝廷對外不再打仗,只冊封屬國,發展對外貿易,對內也休養生息,積極延續建武時期移民政策,往邊疆各大都司軍民府,遷移百姓開墾拓邊。 新皇清朝吏治,大開殺戒,光是流放邊疆的就超過萬人,這瞬間就將他在文人士子心目中的形象,從一位類同朱標的仁君圣主,變成了尤甚太上皇的,刻薄寡恩的“暴君”。 可現在,這也叫過火? 這些個文人士子,只是流放三族,都太便宜他們了,不狠狠殺上一批,永遠不知道收斂和愛民。 次輔王遠升任首輔,沒啥存在感的林景裕進次輔。 反倒前面的東晉、南宋、南明都不能算,因為他們沒有掃平天下,倒更像是割據政權,不過茍延殘喘爾。 世祖光武,當仁不讓。 …… 南京城郊。 有這么一處李家村,因為靠近京師天子腳下,這里的村民往往只需日常兜售賣貨,就能比其它村子獲得更多賺錢機會。 而且,這里離京師太近,官吏們也很少真的敢貪污,頂多就是虛報點賬目,更多甚至都沒必要貪污,能外放如此近的,只要好好干,前程一般不會太差。 劉老漢今年六十一了,他不是李家村的村民,只是外地來的,在此成家落戶分田。 據說年輕的時候,還跟著皇帝當過兩年兵,后來打仗傷了腿,落下殘疾,就被分了撫恤銀子和田畝,在這李家村種地了。 劉老漢正蹲坐樹蔭下,抽著旱煙。 自家孫兒卻領著幾個鄰家孩童,歡跳著跑來:“爺爺,你再跟孫兒講講,當年你殺韃子的故事吧!” 劉老漢笑了笑,吸了口旱煙:“好好好,孫兒怎么說,爺爺就再講一遍,那還得從三十年……四十年前說起咯,當年的萬歲爺啊……” “當當當!” 正說著,村口突然傳來陣陣擊鼓敲鑼的聲音。 擊鼓敲鑼,一般都是出了大事。 劉老漢作為村里老人,雖是外姓,卻也與本村差不多了,當即起身拍了拍褲腿,向著村口走去。 還沒到村口,就見有幾家老人,都跪在路邊哭。 啥情況啊這是? 劉老漢對著同樣抹眼淚的村長問道:“這是咋了?出啥大事兒了?” “皇上……皇上駕崩了!” “駕崩?啥叫駕崩?”劉老漢一臉迷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