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建武三十五年,朱怡炅退位,新皇登極。
新帝登極,并未大赦天下,群臣百官盡皆惴惴不安。
半年過去,到了來年開春。
建武三十五年畫上句號,新朝年號早已定好,改元興平,取中興太平之意。
改元當月,新皇突然下旨,清查沿海海關市舶司和全國民政吏治,包括海外總督府。
這一下子,舉國上下,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不僅措手不及,許多官員甚至仿佛天塌了一般,他們好不容易熬到皇帝退位,換了個年輕的新皇帝,結果卻比朱怡炅做的還過火。
登極以后不但沒有按規矩大赦天下,反而改元當年,就要大開殺戒。
說是大開殺戒,倒是不至于,也就砍了一百多顆腦袋,都是貪污數額較大的,余下的都是直接流放。
興平帝準奏,并提六人入閣,填補空缺。
六人中,有在京的陳弘謀,遼東左布政劉統勛。
舊港都督府升舊港總督府,馬六甲都督府劃歸舊港總督管轄。
興平四年。
興平二年,首輔朱承訓上疏乞骸骨,閣臣鄔思道亦同請辭。
雖然朱怡炅用的一直都是新朝,有著革新之意,但到底繼承了前明的國號,所以這就是承襲復國了。
椰城總督府撤銷,改置爪哇總督府。
“興平大案”掀起來也就過了一年。
是年十二月,太上皇駕崩,享年72歲。
新朝閣臣,增至九人。
他此前還覺得父皇動不動,就流放三族,有些過火了。
內閣擬定廟號世祖,謚號光武皇帝。
與朱怡炅在位時期一樣,都是流放三族,百官勸諫奏章,全被嚴辭批駁。
興平三年,無甚大事。
與史書上漢世祖劉秀等同,朱怡炅雖然在文人眼里印象不好,但的確算是古往今來唯二復朝成功者。
朱伯圻本來只是聽從老師和父親的話,用這一手段來敲山震虎,樹立皇帝權威,結果查出來的屬實讓他觸目驚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