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劉儒漢扭扭捏捏,抬手說道:“既然先生……愛卿如此說,那我……朕若為帝,沈爰卿便是我大漢丞相!” 沈文鎬說:“臣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恪見狀,也跟著山呼萬歲。 就這么三言兩語間,劉儒漢的稱帝便算是敲定了。 說他膽大妄為也好,說他利欲熏心也罷。 短短三日,劉儒漢便于昔日稱王的天臺,身著一件由戲服臨時替代的龍袍,正式祭天稱帝。 定國號為漢,改元乾隆,寓意乾坤盛世,國運昌隆。 劉儒漢很喜歡這個年號,沒來由覺得很吉利。 確實吉利。 在太原稱了帝,大漢王搖身一變,成了大漢乾隆帝。 劉儒漢隨即按著謀士兼大漢國丞相的沈文鎬建言,分別派遣使節前往北京、西安、南京,去向另外三位皇帝奉表修好。 劉儒漢倒是還沒有失去理智,若非還沒有完全摸清三方態度,他還準備分別往三方嫁個女兒去和親。 劉儒漢雖沒有親生女兒,卻收養了許多義子義女,這是他還是八卦教主時就有的習慣。 甚至當初造反的起因,便是義子被滿清害死了。 現在這些義子,主要的作用便是助他管理各軍,逐漸將原來的宗教軍隊,變成他劉儒漢的一言堂。 那些義女,則純粹是劉儒漢收養了用來作為不時之需。 伴隨著山西劉儒漢稱帝,滿清也徹底一分為二。 北直隸與遼東關外,漠南諸部歸于宣統。 陜甘云貴川以及藏地歸雍正,頗有大秦的既視感。 大明則雄踞南方、山東、河南,實力已然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