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用意-《小農民大明星》
第(1/3)頁
沈從、岑庚二人,把他們的分析共享到了網絡上。
北宋嘉佑三年,首都開封瘟疫盛行,民不聊生,仁宗皇帝專門派遣了,殿前太尉洪信到江西的信州龍虎山,宣請天師張真人到朝廷來祈禳瘟疫。
洪太尉到信州了貴溪縣,游覽上清宮伏魔殿時,不聽勸阻擅自打開了伏魔殿的殿門,掀開伏魔殿的那塊大石碑、再掘開了大石龜壓著的一塊青石板,石板底下,是一個萬丈深淺地穴,一道黑氣從穴里沖出來,直沖上半天空,散作百十道金光,向四面八方而去。
據說這就是“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一共一百零八個魔君”的來歷。
讀完了《水滸傳》,我們現在可以得知,這一百零八個魔君,就是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漢。
知道了這一點之后,李凡先生為什么要這樣寫?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宋仁宗為什么要派洪信到伏魔殿去?
因為出現了天災。
而洪信到了伏魔殿之后,不聽勸阻的放出了一百零八個魔君,這是人禍。
兩者聯系起來,便是天災引起了人禍。
所以,可以說梁山起義故事的來源,一方面由天意注定,另外一方面很重要的又是人為的。
試想一下,如果宋仁宗不派洪信到伏魔殿去,他能去掀開那個青石板么?沒有掀開那個青石板,不就沒有梁山好漢的故事了么。
所以,這也的開篇意在說明,梁山為什么會有起義的緣由。梁山起義不僅僅是由天意造成的,實際上還是由人操作而成的,而這個人恰恰是洪信,由仁宗皇帝派下來的。
而我們都知道,仁宗時期是北宋的盛世,那么,《水滸傳》顯然就隱含著一種很深層的寓意,就是從盛世里去尋求亂世的根源。
只是,這個盛世所隱含的亂世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李凡先生并沒有明說,也沒有做出很準確的敘述。
又或者李凡先生已經隱晦的敘述了原因,只是我們暫時還沒有發現。
但不管怎樣,這都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一個問題。
尤其是對于歷史研究者來說,更是值得去深思。
至于另外一個問題,為什么開篇的第一個人物是高俅?而且還用了大量的筆墨,去寫高俅的發跡史。
這個問題現在來看,其實已經不難理解。
其目的是為了奠定《水滸傳》這部作品的基調,到了徽宗時期,宋朝的天下大亂,是自上而亂。
如果不先寫高俅,而是先寫我們熟知的梁山好漢,那就變成了天下大亂,是從下而亂,就怪不得宋朝的皇帝和朝廷了。
這樣一來,梁山好漢們的起義,就有了不同的意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南区|
化德县|
清丰县|
定襄县|
子长县|
绍兴县|
香河县|
汝南县|
西安市|
扶余县|
福清市|
怀化市|
焉耆|
黔东|
萍乡市|
茂名市|
仁化县|
上蔡县|
桂阳县|
宜春市|
祁阳县|
永安市|
集贤县|
克山县|
历史|
云林县|
盐池县|
龙里县|
临澧县|
策勒县|
公安县|
海安县|
凉山|
开封市|
通渭县|
宜城市|
玛曲县|
河南省|
若羌县|
苏尼特左旗|
青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