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然空間電站的好處不能用簡單的算術去衡量,它是光伏電站,幾乎不產生任何污染。 一個裝機容量160萬兆瓦的空間電站能減少2倍裝機容量的火電站排放污染,無視用電量波動穩定供電。 省政府拿到這份報告欣喜若狂,急忙拿到基地來問可行性。 基地接待的人是謝廖夫,后者認為空間電站的理論發電量是可行的,發射也簡單,1000噸也不過是4發三號火箭的事,先送到近地軌道再用電推火箭送到同步靜止軌道就行。 造價方面說不準,但三號火箭謝廖夫給的發射價格是20億一發,也就是說整個建設任務火箭費用要花費100億。 也就是說,這個裝機容量160兆瓦的空間電站建設費用將會在200億元以內,15年收回建設成本。 省政府對于這個項目給予了強烈支持,除了拜托林炬先在航發委通通氣,自己也在積極籌備中。 200億,這個錢省里就能拿出來。 佘院士看完空間電站的計劃書不得不驚嘆地方的敢做敢為以及長安科大的大忽悠行為,這個電站在他看來還真可能成。 因為這200億屬于基礎投資,還將極大增強對光伏產業的發展促進,航天產業也將大力爆發一陣。 更厲害的地方在于節省的碳排放量,一個電站就能節省220萬噸,節能減排領域絕對是全球第一。 當然,這個項目也直接讓國家在太空的在軌航天器質量占比達到一個驚人的地步,真是拳打阿美腳踢歐洲。 佘院士收起一份份內容離譜的文件,干咳一聲: “這下些事我都做不了主,得交到上面去討論,你們就不能消停一會啊。” 林炬:“恐怕我們想消停也不行,naca馬上要急了。” “又……我差點都忘了,風暴號要開始行動了。” …… “比利,幫我拿著相機,這宇航服穿著有些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