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閃電-《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1/3)頁
11月,是收獲的季節。
11月6日,“青山”基地正式完工,同時第一個實驗型鈾反應堆開始試運行。
青山基地,就是新遠另外建設的核基地代號,經過了一年的建設,以首個試驗型反應堆運行作為標志正式投入實用。
核電站的標志性建筑物,兩個巨大的“煙囪”(冷凝水蒸發塔)終于在豎起幾個月后開始冒出白煙,為運行中的反應堆降溫。
新遠、華國電投、廣核、194所以及其他相關單位的高層人員一起見證了“cu-1”型試驗反應堆的開機儀式。
cu-1,c代表常規構型,u代表反應堆原料是鈾3,數字1代表發電功率是1萬千瓦,也就是10mw。
cu-1并不是nape采用的鈉冷快中子反應堆(縮寫fr),只是用來進行那些耗電量頗高的測試以及供應基地使用,自產自銷。
但cu-1完全是程南開帶頭全自主設計的,采用了部分縮小體積和降低成本的新技術,甚至用上了來自nape的有關設計理念,從青山基地建設中途開始建造。
上面對新遠直接自行設計反應堆很不放心,經過再三商議就由蓉城194所(核動力研究所)派出一名專家進行檢查,要求必須驗收通過才能投入實用。
cu-1并非fr,并不需要太注重保密,加上194所派出的專家也是已經脫離一線工作的共和國早期研究員,也就同意對其開放。
王祿已經78歲,參與過早期多個重大核項目,對反應堆設計當然是了熟于心,簽訂保密協議后就進入了程南開的工作小組,檢查cu-1的安全隱患。
結果令人大為震驚,cu-1的設計思路相當超前,硬要說的話可以用優美來形容。
結構簡潔、效率高、體積小,而且絲毫沒有第一次設計的生澀,在他當年早期設計時犯過的新手錯誤一個都沒有,處處都表露出設計者絕對是有著豐富經驗,并且有大量的先例,才讓cu-1如此得心應手。
但程南開的資料行內是知道的,用平平無奇來形容決不過分,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實際的工作經驗更是幾乎沒有,在髪國時期壓根沒有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簡直是……不可思議。
在后續寫報告的時候王祿對cu-1的設計大加贊賞,認為其可靠度高于99.%,完全可以批準運行。
而在今天的首次運行中,cu-1也如他想象的那樣穩定。
程南開就站在他身旁,臉上也是那種胸有成竹的處變不驚。
這樣的人才,要是為國效力該有多好?
王祿注視著控制室里的各項參數,有些感慨地說道:
“cu-1已經是相當優秀的三代堆了,就是功率上限比較小,小程,你們的設計太巧妙了,堆芯工作溫度那么高?!?
對于核反應堆,堆芯溫度控制是個極度重要的問題。
理論上堆芯工作溫度高就意味著散熱壓力更小,系統重量更輕,效率也會高一些,但隨之帶來的就是設計難度上升,危險度也會增加。
大名鼎鼎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就是因為堆芯的溫度過高導致,要不是救援人員用人命搶救,熔毀后就會釀成更大的威脅。
阿美與聯盟之前研制的核發動機體積和重量較大就是為了可靠性降低堆芯溫度,使得散熱系統必須做的很大很復雜。
如果是在一級使用大部分時間在大氣層內工作還好,有空氣能輔助散熱,重量還能接受,要是在真空才困難,高功率反應堆的熱能真讓人不知道如何處理。
但對于程南開來說恰恰相反,nape能在走fr路線的同時維持整個系統的低質量,靠的就是1700度以上的超高堆芯溫度。
而現在國際上對鈉冷快中子反應堆發起沖鋒的各大研究機構,也不過才設想70到90度的堆芯工作溫度,1700度已經是后期成熟后的展望了。
nape的反應堆熱量也不會像地面發電一樣散去,而是引導至發動機部分加熱工質使其電離,將散熱系統的壓力降低到最小。
正是這套電離環節才使得nape的效率直線提升,并且大幅度縮減體積和重量,讓3.6噸的系統包含了三種工作方式,還有一個百萬千瓦級fr反應堆。
毫不客氣的說,六臺nape同時輸出的功率已經能抵得上大型核電站,這也是少數知道nape項目的官方人員不看好的原因:太特么恐怖了!
當然,nepe計算的是總功率不是發電功率,涵蓋了發動機整體各個環節,也不能做到完全發電,但依然是跨時代的存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微山县|
霍城县|
四子王旗|
寻乌县|
鄂伦春自治旗|
龙山县|
平阳县|
肇源县|
满城县|
旌德县|
湘西|
玉环县|
凤冈县|
松溪县|
全州县|
天气|
广饶县|
鄄城县|
孟州市|
普格县|
长宁县|
彭州市|
彝良县|
大理市|
石渠县|
林周县|
镇远县|
乌兰浩特市|
宜章县|
岗巴县|
新田县|
湘潭市|
丹阳市|
砀山县|
邢台市|
丘北县|
荥经县|
九龙坡区|
凤山县|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