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馬克,馬克,看看這個方案,分析一下它的可行性。” “ohsht!雖然它看起來有些奇怪,但好像確實很不錯,比起離心式空間站簡單多了。” 當克萊爾把spec的方案提交給其他人評估時,人們的評價都是首先覺得這是什么鬼,但仔細一想又挺靠譜的。 馬斯克的計劃方案里,將這套依據繩索建立的重力系統稱之為“fleblegrvtdevce(柔性重力裝置)”,也就是fgd系統,新遠的那種環式重力裝置稱為“hrdgrvtdevce(剛性重力裝置)”,hgd。 相比于hgd,柔性重力裝置最大最大的優點是,它不需要頻繁發射,只需要兩個航天器就能形成重力。 這對于缺乏新遠二號甲、新遠三號這樣巨型可重復使用火箭的阿美航天界來說是個重大利好的消息,而且使用起來也很靈活,可以隨時分離。 假如真的使用兩枚星艦進行火星登陸,那么這個方案里最大的問題只是先把星艦送上太空,離心部分很好解決。 雖然直覺可能讓人擔心繩纜斷裂的問題,但這其實是最容易的,現在nc的工程師就能想出幾十種辦法確保它的可靠性。 對于hgd,離心艙段必須要能和中軸連接有通道,或者是離心艙段之間能連接,不論是哪種都會有個問題:要想獲得更大的重力,半徑增長帶來的增加難度是指數上升的,120米半徑的前進號空間站1500噸質量就夠了,200米直徑的空間站至少要4000噸以上。 fgd就不同,對于人工重力裝置為了人員的正常生活所定下的每分鐘旋轉圈數不高于2,導致0.3g低重力就需要至少60米半徑的鐵律所帶來的空間站質量問題得到了解決。 就算是兩個10噸的艙段,也能輕松獲得1g重力。 不過fgd也不是馬斯克的獨創,實際上前些年火星學會在暢想rsdrect(直達火星rsdrect|therssocet)計劃時就提出過,不過暫時沒人真的想用到現實里。 現在看來,似乎是彎道超車的好辦法。 nc先把這個設想分享給了負責“獵戶座”飛船返回艙部分的洛克希德·馬丁,后者過了一天就做出了反應。 洛克希德·馬丁表示這套技術很簡單,可以在獵戶座飛船返回艙和服務艙的對接部分中間加上繩纜裝置,可以釋放到120米長,圍繞中心旋轉產生0.25g重力。 要是進度夠快,說不定能用在阿爾忒彌斯計劃登月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