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國航天發展委員會發言人在京正式宣布:啟動對月球的載人登陸探索計劃以及相關月球科考站建設計劃。 登陸月球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夢想,幾千年前就有嫦娥飛天的故事,在詩人蘇軾的水調歌頭中,也有暢想月球景色的詩句。 我國航天人一直以來都秉持安全、可靠的航天思想,從921工程啟動為我國向太空送入了10名航天員,達成了多項成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為此,航發委經過決議后決定開展我國自己的月球探索計劃,據悉將采用完全自主設計的長征十號新一代巨型運載火箭完成登月。 據悉,長征十號火箭其實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預想過,是我國航天領路人錢學森院士設計的用來執行載人登月的超級火箭。 今天,我國登月以及后續的月球計劃將繼續使用‘曙光’這一代名詞,并且為新研制的登月火箭賦予長征十號的名稱,以此紀念錢老對華國航天的殷切期盼以及彌補過去的遺憾。 航天局對此表示:要發揚吃苦耐勞的奮斗精神、不畏困難的創新精神,堅決完成……” 曙光計劃公布后一小時,百度熱搜置頂,微博熱搜置頂,在網絡上就席卷起巨大的輿論。 而等晚上的中央新聞播出,更是讓全國人民都知道:華國人要登陸月球啦! 這個消息的震撼性一點都不亞于第一人飛上太空、第一顆衛星升天、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在無數個高校、工廠的晚上,在道路邊的小吃攤、烤魚火鍋店里,哪里都能聽到人們在談論登月的事宜。 要知道,按照以前的計劃航天局在2025年左右才應該完成最后一次無人探月,然后在2030年左右進行載人登月,現在足足提前了10年! 尤其是航天局大佬和重要領導講話,都表現出了對登月的重視性。 在航天愛好者的論壇里,隨著長征十號的公布一大群網友聚集在一起,討論航天局的登月方案,同時也不斷有陰謀論者認為第二次太空競賽已經開啟。 一篇標題“冷戰重啟,華國提前一年與naca搶奪重返月球第一人!”的文章被到處轉載,這本是一篇普通的自媒體編撰小文,結果狗屎運碰上熱度,許多人信以為真。 更離譜的是當晚突然開始有人呼吁為航天局登月捐款,幾個航天局的基金會12小時內就收到了超過一億元捐款,嚇得負責人連夜上報想辦法處理。 至于有沒有人說登月沒有民生重要?有,但是在民眾的熱情面前還沒來得及發出聲音就被淹沒了。 華國的百姓除了吃飯以外也是會向往星空的,山區兒童的救助計劃也不需要挪用科研的費用。 …… “真是……出乎意料。” 在航發委分部,林炬和航天局派來的專人進行了一番溝通,感慨地端詳著拿到手的長征十號火箭模型。 對于為什么突然實施2921工程登月的原因,大佬私下里傳達給了林炬,后者也很理解。 上級能接受被阿美超越,但絕不能接受被私人航天超越,后者關乎的問題干系太大,足以挑戰穩定。 但林炬也愛莫能助,反正長征十號準備2018年4月登上月球,才不到三年,系統給了48個月,等一等又不礙事。 而且長征十號已經被系統工程師們分析評價過,結論是: 技術上確實難度不算太高,大部分都是成熟的,也確實能達到要求,放在10年代前還是款優秀巨型火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