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逆水行周》
第(3/3)頁
當然,若處置不當,不要說分洪,兩條運河自己也會水位驟增,導致沿岸地區爆發水災。
第三,抗洪、賑災的糧食及物資儲備。
這一點倒不用擔心,因為經過十余年的努力,周國的糧食產量大增,河南、河北地區的主要幾個大型官倉都存儲有大量糧食以及布帛,遇到災年可以就地開倉賑災。
這些大型官倉在選址時經過認真勘測,雖然建在水運便利之處,但全都建在地勢較高之處,即便四周淪為一片汪洋,倉庫也會安然無恙。
儲糧充裕,而外糧同樣充裕:因為有一個巨大的糧食產地毗鄰河南,那就是山南荊襄的漢沔地區。
漢沔地區的大開發已經歷經十余年,當年開辟出來的大量農田,如今已由生田變熟田,正是糧食產量快速增長的時候,每年都有大量糧食外銷,銷往河南。
今年長江流域地區降雨正常,漢沔地區亦是如此,所以秋天必然豐收,屆時,大量糧食完全可以通過葉宛運河大規模輸入河南以及河北(南部地區)。
與此同時,荊襄地區的官倉也存儲著大量糧食,如有需要,也可以用于賑災。
不僅如此,洞庭湖區、彭蠡湖區的糧食有盈余,同樣可以借助便利的水運輸入河南,所以,在河南大部、河北南部大規模受災、糧食幾近于絕收的情況下,朝廷也有能力外調糧食賑災。
河南、河北本地官倉儲糧,來自荊襄(包括漢沔地區)的糧食,加上淮南、江南(包括彭蠡湖區、洞庭湖區)糧食的支援,至少從紙面數字上看,完全有能力養活河南、河北的災民。
一直撐到明年秋收。
這樣的底氣,來自于十余年的開荒種地,來自于已成規模的火輪船船隊。
更別說還有交州稻米可以北運,賑濟河南、河北東部以及青齊之地(黃河下游地區)的部分災民。
朝廷手中有充裕的糧食,有充裕的運力,賑災能力是很強的。
無數的數字,一一列成表格,展現在宰執面前,看著這些密密麻麻的數字,宰執們忽然覺得有些錯愕。
雖然有關數字對于他們來說并不是機密,而這十幾年來,國力的發展有目共睹,但真要仔細一看,卻發現有些不一樣。
正如自家孩兒天天見,不覺得個子長得快,但拿出不同時期的身高尺寸一比,才猛然發現:原來兒子長得這么高了!
現在,看著工部提供的統計數字,宰執們有同樣的感覺:
原來,大周的國力已經增長到如此地步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汇区|
梁河县|
凤庆县|
秦皇岛市|
如东县|
江津市|
富平县|
公安县|
石河子市|
崇明县|
娱乐|
克山县|
沐川县|
泸水县|
普兰县|
天全县|
比如县|
皮山县|
清苑县|
山阳县|
土默特右旗|
雅安市|
芒康县|
荔浦县|
兰州市|
祁门县|
友谊县|
共和县|
平定县|
运城市|
江川县|
镇江市|
秀山|
鲁山县|
廊坊市|
昭觉县|
平阳县|
湟中县|
古蔺县|
东台市|
金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