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一十四章 出路-《逆水行周》


    第(1/3)頁

    宇文溫推行的學政,不僅有對應科舉的應試教育,還有培養專業人才的專業教育,簡單來說,是讓天下的讀書人多了一個出路,沒必要一條路走到黑。

    歷史上的科舉走到明清之際,已經變得很僵化,完全服務于科舉的教育,就是死讀書的應試教育,在這種應試教育下培養出來的人才,除了考試,什么都不會。

    這種應試教育的后果,就是禁錮思想,排斥自然科學,中原的科學發展開始停滯不前,被西方越甩越遠。

    大量的讀書人,為了科舉中選,從小到老,不停在故紙堆里折騰,為了當官,把一生都耗進去,宇文溫不希望自己親自“復活”的科舉走回老路,所以他要在制度建立之初就將其“改良”。

    若把科舉的會試類比高考,那么通過會試(高考過關)并在殿試中選(公務員考試過關)的考生,可以直接入仕當官。

    而殿試落選的貢生,可以選擇進入大學(國子監)就讀相關專業,畢業后包分配(以伎術官或學政官入仕)。

    或者以貢生的身份入軍校,接受新式軍事教育,畢業后以新軍軍官身份入仕,投筆從戎。

    姑且略去投筆從戎,這就是宇文溫規劃中的第二條路,既然有了“一本大學”(國子監),那就有“二本大學”(黃州州學等少數超一流州學),“高中”(各主要總管府治所所在州學)。

    對于普通學子來說,他們若連舉人都考不上,完全可以放棄科舉,靠著“升學考試”考入國子監或者黃州州學,選定專業,接受專業教育,靠“畢業分配”,一樣可以當官。

    這種專業教育,實際上是制度化的學校教育,避免讀書人在科舉這條路走到黑。

    對于各地宗族而言,傾盡全力供養幾個好苗子,全心全意備戰科舉以求進士及第入仕,是必然的選擇,因為只要一個人當官,宗族就有了保障。

    但那些資質稍差,甚至連考舉人都無望的學子,難道就要從小讀書讀到老,變成白發蒼蒼的童生,虛度大好年華么?

    不行,這是巨大的浪費,在文盲率高得驚人的時代,每個讀書人都是潛在的人才,宇文溫覺得這些潛在人才最好都能利用起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安县| 灵璧县| 大竹县| 土默特左旗| 广河县| 图木舒克市| 平遥县| 屏东县| 宜黄县| 巴林右旗| 英吉沙县| 伊宁县| 新昌县| 贡觉县| 武义县| 师宗县| 平山县| 宁国市| 通城县| 万山特区| 贵定县| 汉阴县| 阳城县| 沙河市| 长海县| 兴隆县| 青海省| 从江县| 于田县| 龙里县| 栾川县| 和龙市| 永修县| 依安县| 盐山县| 大足县| 襄汾县| 伊宁市| 应城市| 柘荣县| 太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