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起跑線-《逆水行周》
第(2/3)頁
科舉當然好,而對于科舉的弊病,楊濟現在有很清楚的認識。
歷史上的科舉,成形于隋唐,定于兩宋,到了明代已經完善,比起舉孝廉、九品中正以制來說,科舉這一選拔方式要公平、公正很多,優點不少,但到了后來,弊病也很明顯。
到了大明的時代,科舉考試內容已經異變為“八股文”,許多讀書人為了求取功名而死讀書,不去追求真才實學。
所以到后來,科舉考試的內容及方式嚴重僵化,選拔出來的人才,實際上局限很大。
大部分讀書人為應科考,思想漸被狹隘的四書五經、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縛,無論是眼界、創造能力、獨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而且僵化的科舉會衍生出畸形的師門關系,中選的考生,拜主考官為“座師”,形成裙帶關系,這些座師和所謂門生在官場中互相拉幫結派,黨同伐異,內耗嚴重。
僵化的科舉,實際上變成了慢性毒藥,毒害的是整個官僚機構,損壞的是國家的未來。
“偏重人文倫理,輕視其他學科,搞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所以朝廷要修改歷法,居然要尋求西洋傳教士的協助,這算什么?”
“中原先發明的火藥,先投入實戰的火器,搞到后面,還得靠從西夷沉船打撈的紅夷大炮助陣,臉紅不?”
“三寶太監下西洋,寶船船隊是何等的威武雄壯,南洋諸國低眉順眼,結果呢?到后來南洋全給西夷占了去,家門口的臺灣也給人占了,這不是敗家么?”
宇文溫的話,回響在楊濟耳邊,他放下《考試大綱》,看向舷窗外。
科舉的問題,他和宇文溫有過多次討論,
科舉,是一項人才選拔制度,選出來的人才不合用,問題不是在于考試選拔這個制度不好,而是考試內容僵化,然后選拔出來的人才沒有得到進一步的培養,所以隨著時間流逝,科舉變味了。
變味的科舉,選拔出來的所謂人才,全都是為了當官而讀書的人,這樣的人是官迷,為了向上爬不惜結黨營私,然后黨同伐異,對于國家沒有任何好處。
所以,科舉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出在僵化的考試內容,出在“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兒”,出在八股文。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和县|
朝阳区|
根河市|
江津市|
河源市|
万年县|
安福县|
宝山区|
桓仁|
双流县|
盐池县|
武威市|
南平市|
合水县|
鞍山市|
息烽县|
兖州市|
永春县|
平定县|
湖南省|
新蔡县|
隆尧县|
咸宁市|
峨山|
株洲县|
朝阳区|
舟山市|
雅江县|
峨眉山市|
东光县|
玉龙|
唐海县|
苏尼特左旗|
桓台县|
星子县|
利辛县|
林西县|
佛坪县|
铜川市|
阿勒泰市|
宁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