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動脈-《逆水行周》
第(2/3)頁
雖然這條鐵路上跑的是有軌馬車,而不是蒸汽機車,但靠著有軌馬車,一樣能大幅增加陸路運輸能力,如不過是受限于這個時代低下的鐵產量,宇文溫真想上書朝廷,建設從洛陽到長安的鐵路。
這條鋼鐵動脈一旦建成,困擾關中近千年的三門峽砥柱之險就不再是問題。
一如向大腦供血的血管被疏通,人,不再有腦梗塞的危險。
這個設想好是好,但很難實現。
洛陽和長安之間,陸路距離大概八百里左右,宇文溫估算過建設長洛鐵路的費用,別的不說,光是需要的鐵料,就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以鄂州已經存在的夏口至大冶的鐵路來說,長一步(按五尺一步計)的單條鐵軌,重量接近二十五斤,這是“標準軌”的“單位重量”。
若以一里三百六十步計,一里長的單條鐵軌將近九千斤重。
鐵路自然要雙條鐵軌,故而一里長的鐵路,鐵軌重量將近有一萬八千斤。
那么,以里程八百里計,長洛鐵路僅僅鐵軌的耗鐵量,就有將近一千五百萬斤,這是什么概念?
去年一年,周國的鐵產量,是四百五十萬斤左右。
所以,要修建如此一條長洛鐵路,得把周國四年的鐵產量都投進去才行,這不現實,首先全國各地對于鐵器的需求量很大,不可能把冶煉出來的鐵都送去做鐵軌。
更別說鐵產量四百五十萬斤,是全國各地鐵產量的總數,不是洛陽或者長安附近的鐵產量,以這個時代的技術能力,要想修鐵路,工地必須靠近鐵礦,還得是大礦。
或者,鐵路要從鐵礦附近“長出來”,延伸到其他地方。
鄂州已建成的夏口至大冶鐵路,就是從大冶監“長”出來的,還有正在建設中的黃州西陽至光州光城的鐵路,雖然耗鐵量巨大,卻因為有了大冶監做強力后盾,這一工程才得以順利建設。
洛陽和長安,沒有類似大冶監如此規模的鐵礦,修二十里長的鐵路勉強可以,修八百里長的鐵路,那是妄想。
而大冶監的鐵產量,去年超過三百萬斤,占了全國鐵產量的將近七成,如此,才能支撐起光黃鐵路建設的巨大鐵需求。
年產鐵三百萬斤,是個什么概念呢?
原本的歷史里,唐中期,全國一年鐵產量較高時,大概是兩百萬斤。
而現在的大冶監,經過一系列“技術改造”,大量新式煉鐵爐投入使用,去年一年的鐵產量超過了三百萬斤,比十年前周國全國一年的鐵產量還要多一倍。
單個鐵監就達到如此鐵產量,會不會不科學?
不會,因為原本的歷史里,北宋的徐州利國監,高峰期年鐵產量將近二百萬斤。
如今的鄂州大冶監,冶煉技術及能力不過是達到了北宋時的水平。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海市|
遂昌县|
东乡|
甘孜县|
获嘉县|
温州市|
阿克|
万年县|
夹江县|
潮州市|
江永县|
牡丹江市|
东乌|
利川市|
鄂伦春自治旗|
溆浦县|
临泽县|
滨州市|
昭觉县|
观塘区|
德兴市|
广西|
岫岩|
如东县|
高州市|
库车县|
平罗县|
绥中县|
汉寿县|
贵阳市|
清水县|
葵青区|
梁河县|
浑源县|
西贡区|
临高县|
陆丰市|
城市|
和平县|
林口县|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