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七章死刑的意義如果說新一期的邸報給官場帶來軒然大波的話,那么市井民間卻又是另外一副光景。 百姓們很少在意官場上的事情,他們只在意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guān)。 跟官府邸報同一期出來的,還有最新一期的報紙。 這期報紙首版頭條就是趙駿作為政制院的代表,寫了一份關(guān)于“朝廷嚴厲打擊犯罪,掃黑除惡”的文章。 除此之外,還有呂夷簡、王曾、范仲淹等人投稿,都是對汴梁惡劣治安環(huán)境的譴責。 外城西大街,一個一瘸一拐的中年儒生走進了一家酒肆,他叫洪文,是個窮書生,以在街邊給人寫字謀生,偶爾也當當教書先生。 他進到了酒肆,排出幾個銅板,說道:“掌柜,來一壺酒,一碟蠶豆。” “洪先生。” 掌柜的同情他的遭遇,每次都多送了一點酒,一點蠶豆。他將東西放在柜臺上,隨后笑著說道:“先生最近可還好?” 洪文苦笑著搖搖頭道:“腿瘸了后別人也不要我當教書先生了,只能在街頭寫字維生。也幸好如今汴梁已經(jīng)無人在收規(guī)費,不然怕是連活都活不下去。” “先生也別苦惱,凡事都要看開一些,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 掌柜的想了想,從柜臺下面又掏出一份報紙道:“這是今天早上送來的報紙,這里面說皇城司現(xiàn)在正在招文吏,待遇優(yōu)厚,先生可以去試一試。” “哦?” 洪文在街頭寫字,饑一頓飽一頓,沒有穩(wěn)定收入,得知這事,便接過報紙道:“皇城司會要我這樣一個瘸腿的人嗎?” 掌柜的笑道:“咱們這位知院素來心善,皇城司新招了不少人,基本上都是無憂洞鬼樊樓以及諸多黑社的受害者,你的事情說過去,人家肯定要你。” “唔。” 洪文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就站在柜臺邊上,一邊喝酒,吃蠶豆,一邊看著報紙。 現(xiàn)在報紙除了各酒樓、茶肆會訂閱幾份放在里面招攬生意以外,大部分人都可以直接在街上買到,但他卻買不起。 他家境貧困,去年擺攤的時候因為交不起規(guī)費,被鬼樊樓在西大街黑社分舵的人給打瘸了腿,他連治腿的錢都沒有,更別說上街買報紙,所以消息很滯后。 此刻報紙上的消息還是最近鬧騰得很厲害的掃黑除惡,而且知院下令,要嚴懲這些黑惡勢力,從重處罰,大部分人都要砍頭,以儆效尤。 接著下面就是長長的名單,這是第一批要送上法場的。 其中一個人的名字映入了洪文的眼簾。 劉逵喜! 洪文深吸了一口氣,將報紙放回了柜臺上,一口氣把酒喝光,走路都飄了幾分,等掌柜回過頭的時候,已經(jīng)看到他離開酒肆了。 “賣報,賣報!新出的早報,特大消息,又有一批犯人要處決了。” 街上報童走街串巷,賣力地吆喝著。 要是以前,像他們這種街上跑的孩子最不安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人拐走,然后消失在汴梁人海之中。 但如今的汴梁,就算是街邊打架斗毆,都隨時可能有一票開封府衙役上來把人抓走。 所以此時的東京城,成為了大宋自開國以來,治安最好的時候。 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反而更多了,有老人、有小孩、有女子,特別是孩童,即便沒有大人帶,也敢在家門口附近玩了。 早市正熱鬧,報童的到來又給市井注入了鮮活的活力。 “喲,咱們這位知院真是大氣魄啊,竟然要殺這么多人,實在是為民除害。” “上次欺壓我的劉潑皮就被知院給砍了腦袋,東京城如今有了趙知院,看哪個殺千刀的潑皮再敢犯渾。” “你們快看,這上面的名字,劉逵喜,這不是西大街義結(jié)社的把頭嗎?聽說他們背后其實是鬼樊樓,他也是鬼樊樓分舵的舵主。” “還有這個,王龍,是無憂洞一個分會的會長。再看看這個,李三才,又稱李三郎,是斧頭社的把頭。” “太好了,這些人就該殺,上面說,加上上次殺的那一批,還只是第二批,以后還有第三批、第四批,這一次砍二百多人,真是過癮,咱也一定要去看看。” “什么時候動刀啊?上面有沒有說?” “說了,三天后行刑,還是上次東城郊外的刑場,那里以后怕是還得殺幾千人。” “好啊,到時候一定得去看。” 各茶攤、酒肆內(nèi),大量吃早餐的汴梁市井百姓們,都拿起了手中的報紙,一個個興高采烈。 汴梁百姓苦這些黑惡勢力已久。 因為這些黑惡勢力其實不會去招惹達官貴人,可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就是災難。 即便是家中沒有子嗣、婦女被拐賣、可那些人會收保護費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