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445章 非其真意-《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想的是快打快收,給宋軍一個措手不及,但是當禿嚕領兵犯境,連接劫掠了數個城鎮后,便有些收不住手了,想著谷城囤積著軍糧,就打算干了這一票就撤??烧l想到進攻并不順利,連日攻城不克,而駐扎在隨州的宋軍卻出武勝關欲抄他的后路。禿嚕聞報大驚,急忙撤軍,但宋軍已經先其一步攻克鄧縣,截斷了他們的退路。

    在宋軍前后夾擊之下,南陽軍損失慘重,被殲萬余人,禿嚕兵敗被俘。宋軍乘勝追擊,收復鄧州和唐州十余州縣,直撲南陽城。元軍各部星夜馳援,在南陽成為大小戰十余次,敗多勝少,各拒營寨對峙。而宋軍也在調動二線部隊增援,南陽城危矣。

    桑哥與鐵穆耳皆驚,禿嚕也算能征慣戰之將,卻無一戰之力,尤其是他們輕騎快馬居然沒能逃出宋軍的圍殲,可見宋軍在機動能力已經不遜他們。而更為可怕的是南陽一失,則不僅中原在其攻擊之下,就是視為根本之地的漠南也在其覬覦之下。

    在地理形勢上,南陽雄踞于中原大地,長江、黃河之間,西鄰關陜,東達江淮,南通荊湖、巴蜀,北拒三都,像是關中、漢中、湖北與中原四者之間的一個樞紐,四面即可進入,四面亦可出擊。

    從全局的角度看,南陽盆地具有東西伸展、南北交匯的特點。在黃河與大別山之間,自北向南依次有汴河、渦河、潁河、汝河及淮河上游主干等河流成扇形展開。這些河流的源頭都深達中原腹地,下流匯入淮河,因而成為中原與東南之間的主要交通線路。

    南北相爭,這些河流每為雙方戰守之資,由中原趨江淮而臨東南,由東南出江淮而圖中原,都可藉這些河流為運輸線。自中原南逼江淮,由汴、泗二水南下,可趨泗口,略淮東方向;由渦、潁二水南下,可趨渦口、潁口,略淮南方向。

    襄陽和南陽分處于盆地的南北兩端,這兩座重鎮的形成南北雙方的對峙和膠著。南北對峙時,南北雙方往往各據襄陽和南陽而分享南陽盆地。在東西之爭中,無論是入攻關中,還是自關中東出,南陽盆地都是必爭之地。此外南陽盆地境內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可以蓄民養兵,對于任何一方勢力皆是一片富有吸引力的地域。

    而在川蜀地區宋軍在北伐結束后依然沒有停止向成都進軍,尤其是在得到援軍加強后,兵力已經達到十余萬之眾。雖然元軍不斷調集境內兵力堵截,但是依然難擋兵鋒,沿途城寨紛紛失守。而他們一旦進入成都平原,以宋軍的攻堅能力,成都失守也只在旦夕之間。因而鎮守四川的行省左丞,都萬戶也速帶請求放棄成都,撤往漢中,以保存實力,據守要道,阻敵進入關中……

    現下剛剛緩和的形勢,又再度緊張,元廷財政枯竭,難以再戰,因而真金再度下旨要李謙盡快與南朝達成和議,以求雙方盡快罷兵,為此授予他們機宜之權。除不得割讓開封、南陽,釋歸廢帝及重要宗室子弟外皆可相機應允,務必在年前達成和議。

    李謙三人此時皆面色沉重,他們知道旨意雖然授予了他們機宜之權,卻也表明大汗對達成和議的急切,自己責任的重大。一旦和議失敗,那么回去也必受嚴懲。且也擔心若是對南朝讓步太多,必定引發朝臣的彈劾,賣國之名是洗脫不掉的,而彼時大汗一推六二五,他們就是替罪羊。

    “各位上官,我們可不可以一換二,盡快與南朝達成和議呢?”而這時一直在李謙身旁沉默不語的一人問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山县| 长泰县| 绍兴市| 唐山市| 历史| 永平县| 麻栗坡县| 扎鲁特旗| 彭州市| 靖宇县| 乐山市| 静乐县| 信丰县| 新丰县| 峨眉山市| 新河县| 龙井市| 临邑县| 富川| 颍上县| 南岸区| 麦盖提县| 普兰店市| 德昌县| 永州市| 巴中市| 筠连县| 浪卡子县| 紫金县| 美姑县| 清涧县| 襄城县| 崇义县| 广水市| 遂川县| 阿合奇县| 林周县| 浮梁县| 长治市| 正宁县| 天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