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445章 非其真意-《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2/3)頁

    “李尚書,有何高見?”李謙眼睛一亮道。

    而桑哥與鐵穆耳也看向李思衍,暗道怎么把這個人才給忘了。其為南朝饒州府人,德祐元年登進士科,擅于詩詞,但隱居未仕。至元十一年,丞相伯顏渡江,遣派武良弼下饒州,遍訪賢士,聞思衍賢名,便將思衍任為樂平令。

    李思衍‘順應形勢’出山應征。不久,又授袁州治中,后任國子監司業。后元世祖忽必烈因安南未歸附元朝,屢次派遣軍隊攻打,都沒有成功,于是下令禮部出使安南宣招撫諭,命李思衍作為副使隨行。元朝使團一行抵安南后,安南國王召見,唯獨李思衍不向安南國王行叩拜禮。

    李思衍義正辭嚴地說:“大國之臣不拜小國之君,禮也。”話一出口,在場的人都大驚失色。安南國王被他的氣度所折服,認可道:“敬其主以及其使,亦禮也”。李思衍在安南國王面前,大宣元世祖德威,安南國王對思衍外交能力十分敬佩。次日,安南國王奉寫回表,并附上厚禮,賞賜元朝使者,唯李思衍堅持不受。

    回朝后,元世祖斥責正使不該接受賞賜。李思衍又巧妙應答道:“臣不收,全大國之體,其受,安小國之心。”一句話,使元祖轉怒為喜,夸獎思衍是個賢能的人才,也給了正使一個臺階。同年十一月,世祖又命李思衍再為國信使,出使安南,宣諭安南國王陳日煊親身入朝,否則必再加兵。

    再次完成使命后,李思衍詔拜為禮部侍郎兼浙東宣慰使。任職期間,他十分關心民眾疾苦,主張寬減關市之稅,興辦學校,讓百姓過上安樂的日子。兩年后,升南臺御史,再擢禮部尚書。李思衍為人正直,居官清廉,為政皆有聲譽,此次受命同來南朝和議。

    “下官以為當下和議停滯,乃是雙方主要在劃界上難以達成一致,對開封皆不肯舍去,余者皆據于次。”李思衍言道。

    “李尚書,坐下細談!”桑哥聽之有理,讓其坐在自己的下手,又令人布置碗筷,親手給其斟上酒道,“南朝對于釋還廢帝也不肯放手,李尚書何言意在劃界?”

    “稟左相,下官認為當初南朝廢帝北狩,降詔各地歸順我朝,又接受了我朝敕封。因此為南朝小皇帝嫉恨,其繼位之初便將所有受封的宗室開除宗籍,當年廢太皇太后靈柩送回南朝,其也只是以庶民禮安葬,并未葬入皇陵。可見他對宗室的死活和歸否皆不在意,要求釋歸廢帝也只是迫于朝野的壓力,做做樣子而已。”李思衍道。

    “那而今南朝皇帝就不怕來自朝野的壓力了嗎?”鐵穆耳好奇地問道。

    “前時南朝太學生伏闕上疏之事,大家皆有耳聞吧?”李思衍見他們點頭,接著道,“太學生上疏的條陳之一就是要迎回廢帝,但南朝皇帝在闕門親自會見他們,三言兩語將他們駁的辯無可辯,當眾認錯。而后將為首者開除學籍,遣送回鄉,終身不得科考;參與者二百余人皆被除籍,數年不得參加科舉。而響應的一眾士紳及名士大儒皆被問罪監管,如此一來誰還敢再提此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安县| 南通市| 六盘水市| 拜城县| 同心县| 叶城县| 绩溪县| 桃园市| 张家港市| 井陉县| 竹溪县| 明星| 长顺县| 荣成市| 长寿区| 乌恰县| 左权县| 普兰县| 鄂伦春自治旗| 正定县| 甘南县| 电白县| 和龙市| 巴中市| 出国| 海伦市| 五常市| 宣城市| 巨野县| 遵义市| 綦江县| 巴马| 维西| 克拉玛依市| 邹城市| 喜德县| 蕉岭县| 凌海市| 渑池县| 荃湾区| 长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