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各有目的-《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鄧牧突然跳出來為自己打抱不平,郎如山卻并未覺得欣喜,卻感到萬念俱灰,感嘆上天不公,讓自己錯過了重新光耀自己門派的機會。
道教門派眾多,但是三大圣地是龍虎山、茅山和同樣是位于江西的閣皂山。住在龍虎山的是天師道,住在茅山上的是上清派,閣皂山的靈寶派,后來又有宋末異軍突進的全真派。長期以來在道教內部的斗爭中,三派互為競爭對手,從南北朝到唐朝多是上清派和靈寶派輪流坐莊,幾乎壓得張天師們氣都喘不過來。
但從宋朝開始,形勢慢慢地朝有利于天師道的方向發展??傻搅嗣晒裴绕鹬?,全真派已經七十三歲的邱處機審時度勢,謝絕了宋、金兩國的征召,率十八名弟子,應成吉思汗之邀,踏上了歷經兩年多的萬里征途。邱處機一行歷盡艱險,終于到達了西域的大雪山下的成吉思汗軍營。
這一趟長途跋涉,使邱處機成為當時無人不曉的人物。成吉思汗也被邱處機感動得一塌糊涂,在多次和他促膝長談,對其言聽計從,稱呼上連先生都免了,直接叫他邱神仙。當邱處機即將東歸之時,成吉思汗給了全真道兩個利好政策:其一,下令免除全真道的一切賦稅;其二,命令邱處機掌管全天下的出家人。這件事標志著,至少在名義上,全真教已經是道教領袖。
自從邱處機老先生開了個好頭之后,全真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受到元朝統治者的推重。但膨脹得過于迅速,往往會很快爆裂。在元朝初期,全真道大修宮觀,廣招門徒。號稱東盡海,南薄漢淮,西北歷廣漠,雖十廬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
全真道的道士們擴充勢力,到處建設新的道觀,后來發展到搶占寺院的地步。是可忍,孰不可忍?和尚們通過官員和王公貴族,把情況反映到皇帝那里去了。于是道士們的噩夢就來到了:此時的元朝皇帝蒙哥,早已經皈依佛教,下令僧道兩教進行大辯論。
結果全真教全部敗北,他們的這次失利,不僅十七個主辯手被迫剃發當了和尚,對于整個道教也是一次慘重的損失。因為這使得元朝皇室一度對道教失去信任,忽必烈于是下令,除《道德經》之外,焚毀所有《道藏》中的道經,全真教自然也喪失了道統的地位!
不過全真教的沒落后,沒等上清派樂呵一會兒,蒙古人打過了長江,江南淪陷。而天師道因為當年忽必烈遣人前往龍虎山‘請符命’,算準了其“后二十年,天下當混一”,也有傳聞在滅宋的戰爭中,天師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既然有功當然要賞,令天師道主領江南道教。如此東方徹底壓倒西風,上清派和閣皂派干脆被張家主領三山了,標志著天師道在道教的內部分爭中,取得了壓倒性的最后勝利!
但是天師道只算對了后二十年,卻沒有算出再有十年大宋又卷土重來,而早在數年前,因為天師道附敵便被大宋行朝取消了一切封號,視為叛徒。當時人們只當是個笑話,大宋已經滅國,如此不過是為了面子而做出的姿態,如同夢囈一般,可是當下誰還敢把無視這道圣諭呢?
各派的隕落,讓郎如山看到了希望,上清派一直是作為大宋主流,又向來掌管著皇家觀院,主持有關的祭祀大典,且與朝廷官員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他知道背叛這一點在儒家看來,簡直就是大逆不道!儒家的酸腐書生們怎么能容忍天師道往外族的皇帝身上靠呢?
郎如山與朝廷的臣僚多有交往,甚至很深,自然也清楚那些儒家士子雖然喜歡把架子端個十足十,標榜自己是氣所磅礴,凌然萬古存的忠義之士。但實際上儒家人士其實也不是像他們自己說的那么堅定,只不過換衣服換得慢幾拍而已。在江南淪陷期間,自己雖然也接受元廷敕封,掌管江浙的道教事務,可與其它兩個教派相比,還是相對清白的,那么大家誰也別說誰更黑了。
理清了形勢,郎如山意識到自己可以一雪被其它教派打壓的前恥,重振上清派昔日的輝煌,而他也將成為道教里程碑式的人物,被永載史書之中。但他很快又發現事情不妙,大宋歷代皇帝一向視道教為國教,可重回臨安后,即未前往道觀祈福,祭祀眾神,也沒有召見作為道教最高領導機構的洞霄宮提點的自己,甚至沒有發布任何有關道教方面的敕令,自己幾次上書請求拜見,卻都石沉大海,沒了音訊。
皇家的疏遠,朝廷的冷漠,讓郎如山有些坐不住了,他清楚沒有皇帝的支持自己別說重振門楣了,連道教都將就此衰落。但他彼時還將希望寄予太后身上,以為小皇帝終究年幼,不知其中輕重。可太后歸京后,事情仍然沒有改觀,不但對他們不理不睬,反而是前往相國寺禮佛。
上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當郎如山苦無求見門路的時候,突然傳出小皇帝在孤山校閱退役軍兵的事情,他意識到機會來了。延祥園就是西太乙宮,自己還兼任擔任提點,豈不有了接近的機會,可是當他去‘視察’的時候,卻被擋在了湖上,不僅連島都未上去,且人家根本不認其這個宮使。
不過郎如山不想放過機會,且行朝中早有傳聞,小皇帝幼年之事曾夢中遇到道仙,從此腦子開化。想著其有此淵源,干脆來個常駐西湖守株待兔,給小皇帝來個意外偶遇,屆時在露點兒本事將小皇帝唬住,從而讓他一心向道,以此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可沒想到邂逅的結果卻是這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西县|
宣威市|
黄石市|
磐安县|
娄烦县|
云南省|
白银市|
铜梁县|
任丘市|
金川县|
呼伦贝尔市|
贡嘎县|
武平县|
巴青县|
盘山县|
漳州市|
眉山市|
银川市|
深州市|
崇仁县|
米易县|
松江区|
伊川县|
织金县|
巨野县|
盈江县|
且末县|
米泉市|
丹寨县|
东源县|
罗平县|
凤山县|
濮阳县|
华安县|
兴隆县|
大关县|
讷河市|
灵川县|
定州市|
乐山市|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