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崇慶府西山之變,在短短的時間就傳遍了蜀州。 又通過蜀州古道或者長江航運傳到了寧國各地。 這當然是一個驚天的消息! 這個消息與皇帝駕崩同為重要! 畢竟而今的寧國沒有皇帝,攝政王代行的就是皇帝之職! 他之重,與皇帝無二! 何況,他活著的時候為寧國擬定的五年規劃,現在已在整個江南道展開來。 那些新上任的官員當真在盡心盡力的推行提振工商業的這一國策,雖然時日尚短還未見多大成效,但對于江南道的商人們而言,他們已感受到了這一新政將會帶給他們的巨大改變。 江南道的商人們已經活躍了起來。 因為他們已敏銳的察覺了這一新政的商機。 江南道道府。 平江城。 蘇氏宅院。 蘇氏家主蘇梓,字明堂。 他正坐在后花園的水榭中,默默的煮著一壺茶。 坐在他對面的是一個衣著華貴的老者。 他是江南范氏的族長范昌榮,家里開設的也是綢緞莊。 此刻,范昌榮悠悠一嘆,看向了蘇梓,說道:“明堂兄,看來蜀州之事確已成真?!? “這幾日里,咱們江南道的商人中流傳了一些話出來?!? “今日來訪,就是想請問一下明堂兄,咱們合作修建的那處作坊……是不是暫時停下再看看接下來朝廷會不會有什么變化?” 蘇梓給范昌榮斟了一杯茶遞了過去。 攝政王在蜀州西山死了,江南道的商人們所擔心的便是他留下的那些新政會不會因為他的離去再生變故。 這很正常。 歷朝歷代,不僅僅是改朝換代的時候會出現國策的變動,就算是同一朝代,皇權的更迭也極大可能造成國策的改變。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朝天子一新政。 攝政王所定是提振工商業,這對于匠人和商人是巨大的利好。 對于農,從明面上卻看不出有多大的益處。 但農這個東西,卻是所有皇帝最為重視的。 現在新皇雖然尚未登基,卻已經在回京都的途中。 他登基之后,有多大可能再將國策的重心放在農業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