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鐘離園。 沁兒站在鐘離若畫的面前,手里端著一碗燕窩羹。 她看著小小姐的臉。 小小姐的臉原本圓乎乎的,臉上是極為好看的白里透紅的顏色。 可現在…… 現在小小姐的臉已明顯消瘦。 那原本吹彈可破的肌膚,此時也失去了光澤。 自從西山之事發生之后,已過去了七天。 這七天里,小小姐一直都坐在三小姐這閨房的窗前。 少有進食。 更是沒有閉眼休息片刻。 她在看著三小姐抄錄下來的那些攝政王的詩詞,也在看著窗外的那顆桃樹。 桃樹上的花幾已落盡,那些詩詞,想來她已背得滾瓜爛熟。 可她…… 她的淚已流干。 她眼里的色彩依舊是一片灰暗。 小小姐才六歲。 她失去了最愛的姐姐,還有那個成天被她掛在嘴邊的姐夫。 似乎因此小小姐的童年已不在。 “沁兒姐姐,” “奴婢在。” 鐘離若畫望著窗外的夕陽忽的開了口,“你說,人死之后去了陰曹地府,” “聽說都要經過那處奈何橋,都要在橋頭喝一碗孟婆湯……” “聽說那湯喝了之后,就會將前世的一切都遺忘。” “那些人,那些事,統統都遺忘。” “姐姐和姐夫也不知道走到了奈何橋了沒有。” “他們若是都喝了那孟婆湯,豈不是說他們在過了那橋之后,彼此就已陌生?” “彼此若是陌生……姐姐豈不是會很孤獨?” “姐夫豈不是也會很孤獨?” 沁兒一怔,沉吟片刻,“小小姐,三小姐與李公子之愛許能感動了天地。” “雖說地府有地府的規矩,但……但或許閻王爺會給他們網開一面。” 鐘離若畫微微頷首,她又看向了桌上的那些紙。 “我似乎比同齡人成熟得更早一些。” “姐夫的這些詞,我現在能看懂一些了。” “比如這首。” 鐘離若畫拿起了一張紙來,低聲的誦讀道: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初時,只是覺得這首詞太過凄涼,便覺得姐夫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奶奶當時說,姐夫這個人有些奇怪。” “寫出這首詞的人,當歷經過一段極為困苦的日子……為情而困,為愛而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