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修道之法并非是越上乘越好,而是那等暗合神意,與自家心性相符的道法最為上乘。 蘇玉恒試著追尋把握那一絲感應,卻發(fā)覺此法跟那位玉蟬子有關(guān)。 感應到這一點后,他雙目不禁微微一動,莫非此法還需要借助上境大能的偉力不成? 只是眼下這里并不適合與玉蟬子這位上境大能勾連,只能待解決這斗劍法會一事,返回門中洞府再言了。 如此打坐修持數(shù)個時辰后,各家各派皆是來至,負責主持此次法會的補天閣,便遣門下弟子上來,言及諸派議事,請他去擎丹峰上一會。 對于此事他早已是有所預料,這是歷屆斗劍法會必然之事,他眼下代表的是溟滄派,因此倒也不便推脫,同一旁的俞瀾,孟至德二位真人囑咐幾句話后,便起身隨其前往。 到了殿內(nèi)后,諸派真人皆是到齊,盡端坐在內(nèi)里長案后,周身玄氣騰霄,隨后蘇玉恒入至此殿內(nèi),眾人目光盡皆往來。 因為十多載前門中舉辦的品丹法會之故,當時不少玄門通道皆是受邀前往觀禮,故而蘇玉恒丹成一品之事,可謂早已名傳東華各派。 如今不過堪堪十多載過去,他卻也是凝聚法身,成就元嬰三重大修士。 這般快的修行速度,可謂是古今罕見,殿內(nèi)的各家真人的面色皆是有著驚訝起來。 蘇玉恒神情淡然,來至左側(cè)最前方的一張無人長案上端坐下來。 此次補天閣請各家各派的真人前來商議,無非便是如何與靈門爭奪鈞陽精氣。 九洲萬載以來,妖修之流的異類因為無有上乘法門在手,向來難以成就洞天,便是成就,也多是走的下法,難以與有著玄門正法的洞天真人相比。 故而便只剩下靈門六宗與玄門十派相爭了。 而這諸派想要取拿鈞陽精氣,還需要先在法會比斗之中,取得一件至寶方可。 此寶本是上古大德之士所煉,與一卷符書息息相關(guān),唯有此符之上簽契者,得了一枚法箓符詔,方可持符去往此物之中分掠精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