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元章抱著傳國玉璽又親又咬,又哭又笑,看得朱允熥一陣惡寒。 他敢說這老頭對后宮的小奶奶們,都沒這么親熱過! 然而,當他看到老頭撲向自己,嚇得他臉色都變了,轉(zhuǎn)過身撒腿就跑。 老朱正興奮得無以復(fù)加呢,豈能讓小逆孫這么就跑了? 于是乎,一老一少在大殿里你追我趕起來。 “來來來,大孫,讓咱抱一下!” “不!” “來人,把他給咱抓住!” 在一眾太監(jiān)的圍堵下,朱允熥終于被老朱給抓住了,老朱在大孫的臉上狠狠地親了幾口,又使勁捏了捏大孫的臉蛋,這才志得意滿地將他放下。 朱允熥一臉嫌棄的擦著臉的時候,老朱已經(jīng)開始廣邀賓朋了。 “來人!” “傳六部尚書、衍圣公、九卿等人入宮!” “傳信國公、穎國公、宋國公、曹國公……” 朱允熥見這老頭瘋了,就不在搭理他,自己跑去偏殿用膳。 老朱基本上已經(jīng)確定傳國玉璽的真實性,但他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總想跟人顯擺顯擺。 由于六部尚書就在洪武門外,因此他們是第一批來的官員。 在一片山呼萬歲之聲,老朱大方地喊了聲“眾愛卿”平身。 眾人一聽到“眾愛卿”,就知道今天皇帝陛下心情不錯,一個個心神也放松下來。 “不知陛下叫臣等過來有何要事?” 老朱故作澹定地擺弄著手上的傳國玉璽,澹澹地開口道。 “咱大孫在草原偶然得到一方玉璽,咱不太確定是不是真的,特此叫幾位幫咱辨認一下!” “玉璽?” “北元哪個皇帝的?” 老朱微笑著搖頭道。 “都不是!” “來人,給諸位看看印文!” 老朱在等他們來的時候,“啪啪”在紙上印了幾十張,現(xiàn)在正好發(fā)給他們一人一張。 眾人將信將疑地接過印著璽印的紙張,顫顫巍巍地念出上邊的字。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這……這是傳國玉璽?” 陳宗理看著紙上的印文,只感覺巨大的驚喜襲來,與此同時鼻子更是一酸,眼淚撲簌簌地流了下來。 “陛下!” “這可是傳國玉璽?” 老朱羞澀地露出玉璽上的黃金一角,陳宗理見狀也顧不上君臣尊卑了,蹬蹬瞪跑上臺階,趴在老朱的御桉前仔細觀看。 其他大臣見狀也有樣學(xué)樣,呼啦一下全都圍了上去,對著傳國玉璽一頓鑒賞。 “跟古書記載的一模一樣!” “據(jù)說王莽篡漢之時,曾經(jīng)命人去太后處索要玉璽,被太后摔在地上破了一個角,后來王莽命工匠用黃金補之……” “這應(yīng)該就是真的了!” 陳宗理在確定傳國玉璽的真假,趕忙從臺階上跑下去,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 “臣陳宗理,恭賀陛下重掌天命,收回傳國玉璽!” 其他大臣聞言,也趕忙跪在陳宗理后邊,朝著老朱恭賀。 “臣等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傳國玉璽歸于大明,實乃天意所屬,天命所歸!” “臣等……臣等實在是太高興了,嗚嗚嗚……” 老朱看著涕淚橫流的六位尚書,也覺得鼻子酸澀,眼睛里似乎有針扎一般難受。 傳國玉璽之余草原民族,不過是一方玉石而已。 然而,對于華夏民族來說,這東西早就超越了玉石本身,上升到民族圖騰,民族烙印的級別。 這是刻在每一個華夏人心中的璽印,代表著華夏皇權(quán)的傳承有序,萬古一系! 在大殿上君臣痛哭之際,衍圣公孔訥拄著拐杖走了進來。 老朱見到孔訥走進大殿,還不待他行禮,就趕忙說免禮,并且一邊說一邊從龍椅上走下來,親自扶著他做到一旁的椅子上。 老朱之所以對孔訥如此尊重,是因為他在廢了宰相制度后,衍圣公還肩負著大明文臣領(lǐng)袖的身份。 只是孔訥年事已高,等閑時候不上朝,這才少了其露面的機會。 然而,今天這事太大了。 傳國玉璽歸于大明,若是不讓孔圣人的后人確認一下,他心里總覺得不踏實。 “臣先恭喜陛下了!” “剛剛臣走到大殿門口,就聽到六部尚書恭賀陛下。臣雖然聽得不真切,但知道肯定是好事,臣也就當一次佞臣,提前恭賀一聲陛下,向陛下討個口彩,哈哈……” 老朱聞言也跟著哈哈大笑,要不說他喜歡孔訥呢,單是這份風(fēng)趣幽默,就比別人強很多。 “衍圣公,咱新近得了個寶物,想請您品鑒一番,確定下真假!” 衍圣公聽到“寶物”兩字,當即給老朱吊起了書袋。 “陛下,微臣有一言勸諫。” “陛下,您身為大明皇帝,當以仁義為寶,豈能執(zhí)著于凡俗之物乎?” 老朱聽到這話又是一陣頭疼,這也是他最不喜歡這老頭的原因。 無他……太能啰嗦了。 “唉!” “衍圣公看看就知道了!” 老朱不舍得讓六部尚書摸他的傳國玉璽,但對于衍圣公孔訥還是挺大方的,親自將玉璽捧到老先生面前。 孔訥看到玉璽上黃金角就驚得從椅子上站起來了,在老朱將玉璽遞到他面前時,他鄭重地跪在地上,對著玉璽拜了三拜,這才雙手接過去。 老朱看到孔訥對玉璽如此尊重,對孔訥的好感又增加幾分。 一旁跪著的六部尚書,看到孔訥這做派,無不羞愧地掩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