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比如是不是每年都能做到售電量增長,是不是能賣個好價錢,想多賣電還要多建設變電站、多架設線路,還要搞好優質服務。 實話告訴大家,在崗的員工這些年工作越來越辛苦,社會對我們優質服務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稍不如意就是投訴。 大家想一想,在崗員工用他們辛勤工作換來的工資增長部分拿出1/3分給大家,大家客觀地想一想,就能夠理解為什么不能和在崗員工平分秋色了吧。” 柳峰的話立刻迎來了很多人的擁護,紛紛表示感謝公司為離崗休養員工已經做出了很多努力。 離崗休養員工溝通會圓滿地結束了,會后大家新簽了離崗休養補充協議。柳峰三人到這時才算是心安理得了,左秋開玩笑說:“見識了,主任和嚴黃都有一副好口條。” 不出柳峰所料,會后,沒有一個離崗休養員工找左秋登記,讓他們去做清潔工,面子往哪擱啊! 中國人好面子,電力員工也是中國人,就如同入奢容易入儉難一樣,如果不是陷入極大的生活困難境地,電力行業的員工去干清潔工和保安工作是需要勇氣的。 趁熱打鐵,本次離崗休養員工上訪問題的順利解決,也為青云縣30名長期臨時工上訪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借鑒方案。 青云縣有30名員工是1994年大河省電力公司為解決當時青云縣供電公司缺員問題而批準招錄的農電臨時工,誰知道一用就是10年。 雖然這期間也陸續漲了一些工資,但是和正式身份的員工相比,他們的薪酬水平目前僅為在崗員工的1/3,不僅如此,沒有勞動合同,沒有保險。 更讓這些臨時工忿忿不平的是,他們從事的工作,不僅與正式身份的員工一樣,甚至還成為了生產骨干。 不平等吧,不公平吧,但是,管理體制的限制,這些人的待遇就是和正式身份的員工不一樣。 但是,長此下去,不僅對這些臨時工不公平,更存在著不穩定隱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