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兩個【老鷹皮】-《漢廚》
第(1/3)頁
果如司馬遷所言,聽說長寧侯楊川與董仲舒將在隴西郡進行一場‘勢均力敵的巔峰之戰’,漢帝國將近一半的讀書人坐不住了。
要不是有些讀書人家境貧寒,拿不出那幾十枚錢幣的盤纏,估計趕來蹭飯……
咳咳,估計趕來參與‘辯論大賽’的讀書人數量還會更多一些。
短短一個月,從各地趕來隴西郡的讀書人,便足足有兩千多人,在這樣一個信息閉塞,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時代,這個數字讓楊川自己都大吃一驚。
“想不到,跑來蹭飯的讀書人這么多?”
楊川呲牙笑道:“不過,咱也別小氣,孔夫子不是說過嘛,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門外傳來董仲舒的爽朗笑聲,悠然道:“長寧侯別來無恙啊?”
楊川一邊向外走,一邊笑答:“還行還行。”
等到楊川走出后堂,一步踏進前廳,董仲舒似笑非笑的捻須道:“長寧侯學富五車,不過,你這論語卻解得不對。”
楊川拱手,對著滿屋子的老讀書人施了一禮,道:“怎么不對?”
董仲舒:“論語中,朋、友二字是分開解的,這個朋呢,是同門師兄弟的意思,就譬如子路去找子貢,便可用有朋自遠方來,可不是你說的酒肉朋友的朋。”
楊川哈哈大笑,渾不在意的居中落座,道:“果然不是朋,咱二人之間的輩分不對。”
其他人尚未明白楊川的意思,董仲舒卻是老臉一紅,打了個哈哈,笑道:“好了好了,長寧侯,你不是常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嘛,怎的又要舊事重提?”
楊川哈哈大笑。
這個董仲舒,當初為了爭奪刊印書籍的機會,不惜自降身價,喊自家的三名小婦人一聲‘師娘’,此事太過離譜,故而,被楊川當面嘲笑過幾次后,董仲舒終于還是服軟了。
“董公,你曾經說過你董氏門下弟子眾多,桃李滿天下,如今看來果然如此。”
楊川瞅一眼幾名李氏族老,以及圍攏在董仲舒身邊的那些讀書人,笑瞇瞇的繼續說道:“就是不知此番來到隴西郡,有何貴干?”
董仲舒捻須笑道:“聽說長寧侯新任隴西郡太守,老夫心中喜不自勝,想這隴西郡,乃我大漢西北門戶,西拒氐羌,北抗匈奴,此間百姓人飽受戰亂之苦,人煙稀少也就罷了,偏生長期與氐羌混居,自然少了一二分圣人教化。
不瞞長寧侯,老夫也曾令門人弟子來過幾次隴西郡,倒也教了一些好學生。
此番前來,卻也無外乎教書、育人兩件事而已矣。”
楊川微微點頭:“哦,原來如此。”
董仲舒拱拱手,左右看看,突然問道:“長寧侯,聽說你曾揚言要與老夫坐而論道、一決高下,可有此事?”
楊川:“有啊。”
董仲舒笑問:“長寧侯,農桑稼穡和算術之學老夫不如你,可要論及圣賢文章,你長寧侯恐怕不如老夫,你真要與老夫論道?”
楊川呵呵笑道:“道不論不通,理不爭不正,這天底下的學問,在很多時候并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看誰說的道理更有道理一些罷了。
就譬如你董公的天人感應之說,本侯就很是不以為然,以為不過是你董仲舒昏了頭,胡言亂語、胡說八道,以后就休要拿出來欺世盜名了。”
此言一出,眾人盡皆臉色不善,兇巴巴的瞪著楊川。
楊川卻渾不在意,端了一碗茶漱漱口,側頭吐在劉滿遞過來的痰盂中,這才淺飲一小口,贊嘆一句:“這茶的味道不錯。”
“長寧侯,老夫知道你的學識甚為淵博,算術之學和農桑稼穡方面的學問天下無雙,只不過,對于先圣文章、治國安邦平天下的學問,卻遠不及老夫,你真要與老夫一決高下?”
董仲舒神情肅穆至極,目光炯炯的盯著楊川,看上去還真有幾分天下第一大讀書人的架勢,讓追隨他的那些讀書人忍不住暗暗叫好。
可在楊川眼里,老賊不經意的眨了眨眼,二人便有了默契。
“背的書多,就不一定學問好,學問好,就不一定人品好,”楊川不置可否的輕笑一聲,悠然道:“董公,你是咱大漢最大的讀書人,裝了半肚子的圣人文章,這一點,本侯還是頗為佩服的,只不過,這讀書之事,可不是你背誦文章多就學習好,食古不化,生吞活剝,東拉西扯,生搬硬套,這才是你們這些讀書人的通病呢。”
楊川一邊喝著茶水一邊輕描淡寫的將天下讀書人輕薄一番,讓他那原本極為俊俏的臉龐,尤其顯得面目可憎,自然招來一片‘嗡嗡嗡’,卻是董仲舒門下弟子與李姓族老、讀書人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丰县|
应用必备|
太和县|
正宁县|
泸定县|
梅河口市|
丰宁|
扬州市|
达尔|
富锦市|
扶风县|
建湖县|
清水县|
莱西市|
嵩明县|
开鲁县|
高州市|
汝阳县|
泸西县|
桃园县|
德兴市|
韶山市|
平昌县|
新闻|
扶余县|
石首市|
惠水县|
汶川县|
遵义县|
色达县|
射洪县|
民县|
澳门|
琼结县|
桃江县|
香格里拉县|
公主岭市|
赞皇县|
抚宁县|
山阳县|
长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