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零四章 兩個【老鷹皮】-《漢廚》


    第(2/3)頁

    董仲舒目光閃動,淡淡道:“長寧侯,既然如此,咱二人就辯上一辯。”

    楊川點頭:“好。”

    接下來,二人便約定了‘辯論會’的時間。

    至于地點,自然便是楊川家門前的那片空地,半山腰修出一個平臺,搭了兩溜帳篷,擺上桌椅板凳,各種美食、美酒、茶水,流水般的送上來。

    可能因為出身廚子的緣故,所以,兩世為人的楊川,最為喜愛的一件事情便是吃席。

    他喜歡這種熱熱鬧鬧的氣氛,聞著食物的香氣,看著眾人各不相同的吃相,居中而坐的楊川竟會生出一絲十分奇怪的想法:這天底下的皇帝,可不就跟自己一樣,高高在上,以天下江山為餐桌,以百姓供養為恩賞,讓天底下的這當官的大吃大喝?

    而且,光是大吃大喝還不夠。

    這人的一顆心啊,其實就是天底下最大的深淵,就一無底洞,無論是當皇帝的還是當官的,若只是這般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天下還亂不了。

    畢竟,以眼下的漢帝國來說,約莫是一千五百名百姓人,供養一名大漢官吏,就算每一名百姓人從口糧里節省下一口兩口,那當官的也能吃成一頭大肥豬。

    哪里如后世有些王朝,七八名百姓人供養一名朝廷官吏……

    ……

    前線吃緊,后方緊吃。

    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楊川與董仲舒的‘辯論賽’遲遲不見動靜,倒是源源不斷趕來的讀書人卻越來越多,原本搭建的帳篷不夠用了,便干脆搬進尚未完工的‘臨洮新城’。

    平日間,這些讀書人吃吃喝喝的,滿腦子都是圣賢文章,就想著要在辯論賽上一鳴驚人,就算不能贏了長寧侯楊川,可是,能在天下讀書人面前一展風采,那也是極好的一件事情。

    當然,絕大多數讀書人的心思,說到底還是想在楊川這位大漢新貴面前刷一波存在感。

    這一點,楊川心知肚明。

    同樣的,董仲舒其實也很清楚。

    沒辦法,漢帝國在楊川、董仲舒、南宮公主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設立了所謂的‘太學院’,似乎有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里面的年輕學子倒也不少。

    可這幾人心里頭清楚得很,所謂的太學院,在各地權貴、名門望族的暗箱操作下,真正的寒門學子百中無一,幾乎清一色的‘貴三代’,沒什么屁用。

    為此,就連身為太學院祭酒的楊川,都懶得去太學院上班。

    這一次隴西郡的‘辯論賽’,在楊川這里,是一場針對朝廷、李氏家族的算計,在董仲舒那里,也是如此;可在天下讀書人眼里,卻無異于一場‘天下文會’,是難得一見的機會,若能在貴人面前刷一波存在感,說不定便能一步登天……

    “這便是臨洮新城?”

    “嘖嘖,長寧侯好大的手筆,這城墻,這街道,這屋舍,比長安城的都要結實、闊綽一二分呢!”

    “賢弟慎言,此為地方郡守治所,怎能與帝都相提并論!”

    “……”

    平日間吃肉喝酒時,這些讀書人望著河谷地帶熱火朝天的筑城工地,并沒有幾個人關心過,此番一進城,登時便被眼前一幕驚呆了。

    城墻箭垛的高大結實自不待言,全部采用石塊堆壘、水泥混凝土澆筑的方式,那些讀書人自然看不懂其中道理,反正就是覺得比黃土夯筑的城墻牢靠上檔次;真正讓讀書人們目瞪口呆的,卻還是那十幾條四通八達的街道,足足有七八丈寬,整體呈現出一種十分好看的淡青色,平展展的,硬得很,馬車行駛在其上,竟是一絲一毫的顛簸都不曾有,哪像長安城的黃泥大道,雨天全是水坑爛泥塘,晴天塵土飛揚能嗆死個人。

    眼瞅著讀書人們大驚小怪的樣子,楊川一陣心累。

    不就是幾堵水泥混凝土澆筑的城墻和幾條馳道么,至于如此大驚小怪?

    若是讓他們知道,這些道路下面都被挖空,用石塊、水凝混凝土、鐵條等箍成了甬道,修筑了排洪溝,不僅可以應對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還能在戰時進行地下運兵運糧……

    估計這些讀書人都會罵他這位長寧侯是敗家子吧?

    漢帝國的讀書人,向來重視口頭交流,楊川稱之為‘嘴交’。

    對于農桑稼穡之事,對于工程機械之事,向來都是嗤之以鼻,認為這些玩意兒都是仆役、工匠等下等人應該去干的事情,君子嘛,憂國憂民,升官發財睡婦人才是正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綦江县| 原平市| 长丰县| 青海省| 巴青县| 屯昌县| 阳新县| 时尚| 周至县| 桃源县| 双鸭山市| 兴隆县| 鸡泽县| 龙山县| 宁蒗| 盐边县| 扎赉特旗| 融水| 宣城市| 镇康县| 玉树县| 巴塘县| 红安县| 家居| 泗阳县| 南城县| 巫溪县| 井陉县| 吉林省| 白山市| 武义县| 姚安县| 淳安县| 忻州市| 锡林浩特市| 阜南县| 津南区| 湖南省| 搜索| 赣榆县| 泗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