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二七章 對答-《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強慘劇本》


    第(3/3)頁

    所以,從頭到尾,他都像一個旁觀者一般冷靜,冷靜地闡述著一種現象,以及這種現象下隱藏的危機。

    偌大的太和殿上有片刻的安靜。

    然后,皇帝率先打破了沉默。

    “你接著說。固邦本,振紀綱,察吏治。你說的這三點,又該如何落實呢?”葉傾懷問道。

    “固邦本,在于使民富。民富則國富,民富則不會生亂。但我朝現在的情況卻是國困民窮。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是因為其中有人在一邊吸食民脂,一邊蠶食國庫。據學生所知,中州的富紳若是家中妻妾不足十房,便會被人瞧不起。京中貴婦如今流行用一種潁州產的薄細絹紗做鞋子的裝飾,這種絹紗一匹就要三百多兩白銀,相當于一個百戶縣半年的賦收。”

    林聿修嘆了口氣,道:“如果一百個人生產出來的絲綿綢緞,還不夠—個富人穿用,那么天下會有多少人在寒冬無衣庇體呢?一個農夫耕作,卻有十個人不勞而獲,天下又會有多少人遭受饑餓呢?這些饑寒交迫的人活不下去,自然就會叛亂了。”

    “學生以為,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源,在于我朝的賦稅體制。我朝國庫最主要的收入是按男丁數量收取的賦稅。也就是說,一個窮人和一個富人所要交的賦稅是一樣多的。但是,窮人和富人所占有的耕地卻有巨大差異。同樣的賦稅對于富人來說是九牛一毛,對于窮人來說或許就是沉重的負擔。”

    “更重要的是,戶部收取賦稅的依據是人口,而人口數量是由各地呈報上來的。興瑞年間,戶部曾在全國發起過三次人口統計,三次統計結果有巨大的偏差,于是興瑞帝派人下去查探,發現漏報的極多,尤其出現在官員和富紳中。這些權貴通過瞞報家中人丁數量,從而避免了一大部分賦稅。而這些賦稅,本來都該是國庫的銀子。正是因此,才有了如今‘小民膏血漸盡而京儲仍覺空虛’的局面。”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