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此,傳國玉璽就失去了蹤跡,再往后,怎么看怎么不靠譜。 再往后,就到北宋哲宗年間,有個農夫宣稱自己在地里刨出了傳國玉璽,獻給了哲宗皇帝,哲宗皇帝下令十三個大學問家一起診斷,最后由蔡京做出了論斷,說這是真的。 至于這個玉璽是不是真的,以及古代王朝對祥瑞的迷信,還有哲宗時代北宋朝廷面臨的種種問題,弄個傳國玉璽的祥瑞來證明宋朝的統治合法性以渡過危機估計是不錯的手段。 這方傳國璽后來被金人擄走,再后來就是元代,出現在了元大都,也就是北京,被權相伯顏所得,這是最后一次算是比較靠譜的記載。 元末大亂,朱元璋脫穎而出,但是朱元璋立國之后沒得到傳國玉璽。 他覺得心里空蕩蕩的,就派兵十五萬八次北伐,意圖打擊北元殘余勢力的同時,也要搶回傳國玉璽,但是終究沒有成功,無奈之下只好自己刻了十七方玉璽聊以**。 此之后嘉靖年間也有出現傳國玉璽的傳聞,但是已經沒有太大的反響了。 人們已經不太在意傳國玉璽了,就算出現又能如何?拿到傳國玉璽的王朝不也是滅了嗎? 蕭如薰對此更不在意,否則立國之初就該自己刻一方傳國玉璽騙騙天下了。 主要還是傳統的『天下人』——讀書人被他掀翻了,該殺的都殺了,話語權被他搶過來了,沒人敢說他的不是了,所以有沒有傳國玉璽也不重要了,他要做皇帝,誰敢反對? 以前人都是為了得到士族豪強們的支持才需要傳國玉璽做幌子,蕭如薰并不需要,所以也不擔心這一點。 不過這個布延忽然說要贈送傳國玉璽給他,他還真的很感興趣。 布延手里的傳國玉璽,應該就是北宋哲宗時代的那一塊,那一塊估摸著應該是假的,但是要是能看看,蕭如薰也很愿意看看。 其實如果他想要,只要說一聲,估計全國各地會瞬間出現無數的老農民、老兵、老牧民之類的從地里河里井里弄出無數的傳國玉璽給他,全看他想不想要。 但是這些都沒什么意義,可是蒙古人親手送上的,就算沒有實際意義,政治上的意義卻有不少。 明朝太祖朱元璋八次北伐蒙古都無法得到的傳國玉璽,卻在今朝建國不到兩年的時候由蒙古大汗親手送上,這難道不是最明確不過的政治寓意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