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昖的抵達是這場盛會的前奏曲,李昖抵達之后,藩屬國受到邀請的國君們一個接一個的來到了大秦的國都朝拜大秦皇帝。 琉球王尚寧是緊跟著李昖之后抵達的第二名藩屬國君主,他似乎因為自己沒能比李昖更快趕來而感到無比的懊惱,不過在接受了蕭如薰的撫慰之后,倒也沒有那么懊惱了。 蕭如薰滅掉倭國,等于為他解除了北境最大的威脅,薩摩藩對琉球的入侵從這個時候就開始了,大秦軍隊掃滅薩摩藩的過程之中,尚寧按照蕭如薰的要求,還派兵一千一起行動。 嗯,對于琉球來說,一千人的兵力的確不能算少了。 此番尚寧前來不僅是為了給蕭如薰祝壽,更是為了向蕭如薰表達琉球的感激之情,說起來蕭如薰滅倭之前,琉球就曾經上書給蕭如薰,說他們遭到了倭國的進攻,請求天朝給他們做主。 蕭如薰直接出動十萬大軍給他們做主了。 當然,這并不是為了琉球,而是為了大秦自身。 但是不管怎么說,經過這場戰爭之后,大秦在周邊藩屬國之間的存在感和威望是大大增強了,否則也不可能著急那么多國君一起來參加大秦皇帝的生日宴會不是。 尚寧對著蕭如薰又是下跪又是磕頭,淚眼朦朧的表達自己的謝意,說琉球要永遠追隨在大秦帝國的腳步之后,永遠成為大秦帝國的東海屏障,為大秦帝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這種話蕭如薰就當真的聽聽,反正是真是假也就那樣,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蕭如薰真要琉球赴湯蹈火了,琉球人估計會恨死尚寧今天的嘴欠。 這些素來恭順的小藩屬國君主們蕭如薰并不太在意,有時候一個人來,有時候好幾個人一起來,蕭如薰就一起接見,請他們吃頓飯,然后安排他們居主到合適的地方。 之后他們可以閑逛,但是也需要學習大秦的皇家禮儀,以便生日那天向大秦皇帝朝拜恭賀。 相比于這些小國的君主,北邊三個勢力的來人才值得蕭如薰更加關注。 更別說這次算是開了先河的,察哈爾部的布延徹辰汗宣布要親自來給大秦皇帝祝壽,這個人不是一般人,看看他的姓氏就知道了,孛兒只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