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大上海計劃-《1850再造中華》
第(1/3)頁
上海道臺吳煦主動請降,革命軍輕取上海。至此,革命軍初步達成作戰目標,接下來將清剿殘敵,推行均田運動,在鄉一級建立基層政權。
楊烜則暫時留在了上海。一方面,他要與洋人周旋,收回江海關主權、廢除上海租界領事裁判權、廢除各國兵艦自由停靠通商口岸特權。另一方面,他開始籌劃建設上海,力爭把上海建設成一顆真正的東方明珠。
第一要緊的,自然是建立上海特別市,組建上海市領導班子。
中華帝國實行省、府、縣、鄉四級行政架構。市是一種特殊的行政機構,直屬于政務院,級別與省相當。目前,帝國共有廣州市、南京市兩個特別市。
上海市的范圍大致包括松江府、太倉直隸州,共有十幾個州縣。
第一任上海軍政委員會主任,為丁日昌,兼任上海市市長。
丁日昌為廣東潮州人,革命軍進攻廣州時,丁日昌負責為廣東綠營鑄炮,順勢歸順楊烜。
歷史上,丁日昌曾擔任江蘇巡撫、福建巡撫,是一個富有改革精神的政治家,也是洋務運動的先驅、實干家。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江南制造總局,便是丁日昌具體創辦的。
楊烜很賞識丁日昌,委托他主辦“廣三鐵路”。如今,廣三鐵路已經建成運營,各項鐵路規章制度初步完善。丁日昌為建設廣三鐵路嘔心瀝血,受到廣東軍民的一致稱頌。
楊烜特意調丁日昌到上海,以丁日昌的才華,加上中華帝國的襄助,丁日昌必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上海首任咨議局局長為薛煥,原是江蘇按察使,后投降革命軍。咨議局負有監察政府、提請建議之責,多由富有名望的當地紳士組成。
薛煥也是個洋務人才,與恭親王奕?交情很深。上海咨議局里除了有吳煦、楊坊、吳健彰這樣的舊官僚,還有傳教士、洋商等,擺出一副兼容并包的開明姿態。
第二件大事,便是制定“大上海”計劃,加強上海市政建設。
上海原是一座很小的縣城,方圓不超五里,位于黃浦江西岸。在歷史的長河中,她一直都是一座不起眼的城市,別說不能與蘇州、杭州、揚州這樣的大城市比,就連周圍的松江、嘉定、青浦、金山也比不上。
第一次鴉片戰爭后,上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的位置得天獨厚,必將成為華夏最重要的城市,也將成為華夏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
但就現在而言,上海最繁華的地方在租界,其面積是上海縣城的近十倍,而繁華又不止十倍。
時人常言,租界與華界,宛如陰陽兩界。租界有現代市政設施,道路齊整、建筑巍峨、衛生干凈,是陽界。華界貧民成群,污水橫流,房屋破舊,瘟疫盛行,是陰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石市|
周宁县|
衢州市|
安达市|
甘南县|
大庆市|
巴里|
晋州市|
丹寨县|
肇源县|
云阳县|
子洲县|
客服|
磐安县|
大足县|
陕西省|
拜泉县|
正镶白旗|
项城市|
慈利县|
无棣县|
济源市|
深州市|
张家港市|
桦甸市|
三江|
尉犁县|
日土县|
辰溪县|
荆州市|
灵寿县|
永平县|
兴安县|
玉山县|
三门县|
陵水|
武宣县|
从江县|
长汀县|
金平|
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