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文廟(下)-《漢末圣人》
第(2/3)頁
服虔的功利心要更重一些。若論地位,他原本是在盧植、鄭玄等人之上的,文化界的扛把子在陳球、劉寬等人死后,應該落到他的身上。
可這些年,眼瞅著盧植、鄭玄,甚至是后起的荀爽、陳紀都越過他去,他自是不甘心。
服虔不認為自己學問差,卻覺得是自己出身貧寒,身后無政治力量支持所致。
所以服虔投向了曹昂。
雖然曹昂是盧植的弟子,可在服虔看來,曹昂所圖甚大,未必跟盧植所求相同。他之于曹昂,或許是第二個劉歆、揚雄。
而曹昂也需要服虔這種文化圈的老前輩支持。
曹昂對于服虔的野心也明白的清清楚楚,畢竟歷史上的服虔可是參與了陶謙討李傕聯盟,這就不是一個能安心的人。
不過曹昂樂得如此,大家所求,明明白白嘛。
有服虔帶頭,這時孔贊也站出來支持。
畢竟孔贊看得清楚,孔子的地位是比不過周公的,不可能搶了周公的主祭。若是不能三人一起,怕是孔子就要被趕下主祭的位置了。
有服虔、孔贊二人帶頭,其他人也紛紛出言支持。
眾人倒不是為曹昂說動,一群老狐貍,怎么可能曹昂說上幾句就打動。而是曹昂之言,現在看來,是最好的辦法。
不管是古文派還是今文派,誰也爭不過誰,而且古文派也承認孔子的地位。若是繼續爭下去,這事怕是就要黃了,還不如各退一步,確保此事得以實現,至少都能得了文廟的紅利。
于是這件事就這么確定下來。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這次最大的贏家反而是倉頡,著實沒有讓人想到。不過倉頡也沒有什么后人,更沒有什么弟子,倒是不必在意,這也是曹昂推出倉頡的原因。
曹昂可不想除了魯縣孔氏,再來一個侯岡氏(倉頡姓侯岡)。
確定了主祭,之后陪祭的事情就好處理多了,雖然各家也為了一個位置打生打死,但爭議點卻沒有那么多。
曹昂就樂意見眾人去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