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接下來就是節目間的上下場問題。
沒有燈光配合,舞臺從頭到尾都是全息狀態。
在臺下看,一個人的一個小動作都會被放大,更何況是上下臺時的隊形。
參演人數少的節目問題不大,問題是集體節目。
合唱,舞蹈,上臺要卡好速度和時間,下臺要注意秩序。
從合唱團的登場開始,李安逐一叮囑每一個先出場的孩子,再到退場,李安又逐一叮囑每一個退場的孩子。
幾遍演練之后,李安覺得好很多,豎麥問臺下:“校長覺得還行嗎?”
接著音箱里傳來老祁平靜的聲音:“非常好。”
“王老師。”李安把王老師傳喚到身邊低聲說了兩句,王老師聽完點點頭,“好。”
王老師是合唱節目的指揮,雖然已經被小車掛了空擋,但是該有的流程還是不能少。
(空擋,合唱團聽小車的,跟著小車走,王老師的指揮就是為了舞臺效果,難聽點說,擺設。)
經過李安的幾番訓練,王老師的范兒和架勢倚已經出來了。
搭配著合唱團進行了兩次正式的上下場,合唱節目的出場問題就算是解決。
接著是林老師的舞蹈,舞蹈不需要指揮,所以比起合唱團要容易許多,李安如法炮制,叮囑幾個先上場和先下場的同學,兩遍演練之后也大幅縮短了登場退場時間。
舞臺整齊度上有了大幅度提升。
兩個大型節目的問題搞定,李安又把其他節目的小演員匯總到一起。
“每個同學都要記住,我們的順序面向舞臺右手登場,演完節目鞠躬結束左手下場,記住了嗎?”
“記住了!”
“很好,大家去后臺待命,我們馬上再過一遍流程。”
孩子們很聰明,接到指令通通從左邊有秩序地離開了舞臺。
李安很滿意。
“四位后勤老師。”
最后一個問題就是后勤。
一臺節目要想順暢,后勤的工作必須要到位。
比如下一個節目需要的道具入場,怎么入場,入場道具定標位置,這每一個環節兜里要力精準迅速。
李安把四個老師分成AB兩組,兩人一組分別負責不同的節目。
A組負責1357,B組負責2468。
這樣一來每一位老師需要熟記的內容就少了一半,不但擔子輕了,也有了充分的時間休息,為后面的節目做準備。
李安講得清楚,四位老師也聽到清楚。
一會演練一遍看看,如果順利那就沒什么問題了。
最后李安把林老師和王老師叫到一旁,“二位要清楚剛才我說的每一個環節,明天演出現場一旦出現問題,你們要隨時做好補救工作。”
王老師、林老師:“明白。”
李安:“辛苦二位,那咱們就再來一遍,每個節目演點開頭直接結尾,這一遍就練上下場。”
回到臺下,李安背后都濕了,這一圈臺上臺下跑的,他是真把這兒當成自己的主場了。
每一個環節,每一句話叮囑,每一個動作,他都親力親為,目的只有一個,讓這臺節目的最終效果達到最高上限。
“辛苦了李老師。”整個過程老祁全程看在眼里。
“不辛苦,”李安拿出紙巾擦了擦汗,“后臺太熱了,明天孩子們很得遭罪了。”
老祁心嘆,明年一定要想辦法把學校的硬件設施翻新一下,“你再看看。”
說著給李安遞過去一張紙,李安接過一看,原來剛才他在臺上曼忙里忙外的時候老祁在下面也沒閑著,把節目串詞重新又改了一遍。
李安看完稱贊道,“您這筆字寫得是真漂亮。”
老祁笑罵:“對內容還是不滿意唄。”
李安:“絕對沒問題。”
李安說的是真心話,只是個別地方的措辭能再年輕態一點就更好了。
但有些話只能說一次,再說,味就不對了。
這是老祁的底盤,老有文化人的驕傲。
李安想占用一點老祁的底盤,李安就更得維護老祁的驕傲。
再次屁顛屁顛的起身,李安把新出爐的串詞送到了臺上。
“開始。”
-
經過李安一番改造,舞臺的氛圍感出來了,節目間的秩序也有了。
說得再直白點,看起來像一臺節目了。
舞臺上的活就算完事了。
掐表一算才過去一個人半小時,李安算是兌現了他一開始的承諾。
“今天就到這吧,”李安建議老祁今天早點結束,讓孩子和老師都早點回去,養好精神明天上午再走走臺,修理修理邊角就等著下午正式演出就可以了。
老祁覺得沒問題,便宣布了今天的彩排結束。
“明天早晨十點半,全體演出人員穿好服裝在禮堂集合。”這話是李安補充的。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