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子產為政-《東周列國傳奇》
第(2/3)頁
鄭國是個推崇商業的國家。商人販運,行走四方,時常受到各地官吏的勒索。當然還有農戶,他們在受土地領主的壓榨時也是狀告無門的。百姓怕官,關鍵就是不知法,無法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子產為了改變這個弊端,于是干了件“鑄刑書”的事情。
此舉一出,首先是本國貴族反對,接著,就連列國諸侯中也多有反對。
晉國大夫叔向致信子產,責問說:“假如百姓知道了法律,他們就不聽官員的了,官員們還拿什么來治他們?你到底懂不懂治國,有沒有才干?”
子產回信說:“知法,方能守法。百姓知法,就不敢作亂。官員守法,則不敢亂來。舉國依法,國將安治。你責備我沒有才干。我承認,我沒有才能。我只是用這個刑鼎來挽救當世的。”最后,為了不得罪叔向,子產又寫了一句:“既然不能接受您的命令,又豈敢忘了您的恩惠?”
子產頂住各種壓力,堅持公布法律。后世的人因為他第一個做了“鑄刑書”這件事,將其視為法家的先驅。
在這個時期,子產的推行的田畝賦稅改革也遭遇到了阻力。有些土地領主因為收稅增加,開始抨擊或咒罵子產。子產聽之任之,全然不為所動。
穆族中(子產是鄭穆公的后代,鄭穆公一族也被稱為穆族)有個叫做子寬的人,他將一些別人罵子產的話轉告給了子產,希望子產有所改變。
子產說:“他們要罵,就讓他們罵去吧。有什么妨害呢?如果我做的事情有利于國家,生死我都不計較。我聞之,為善之舉,不變其法,固有所成。民不可縱,法不能更改。《詩》曰‘禮義不愆,何恤于人言’。我是不會改變的。”
這期間還發生過一件“子產毀晉”的事情。
有一次,子產和鄭簡公去晉國進貢。晉平公不見他們,也不派大臣去接待,只叫人將他們安排在使館里住。鄭簡公很惱火。
子產說:“他這么做,分明就是不把我們放在眼里。要是我們不反抗,將來會更窩囊、更被動。”
鄭簡公說:“我們打不過他們,怎么反抗?”
子產說:“打不過也得表態。我自有辦法。”
子產叫手下將晉國使館的門拆了,將馬車全部趕到使館的院子里。消息傳到晉平公那里,他叫范匄去過問。
范匄責問子產說:“你把晉國使館的門拆了,這是對晉國的大不敬。”
子產說:“我們帶著恭敬的心意來向晉國進貢,結果沒人接待我們。我們帶來的東西沒法繳納。外面盜賊太多,貢品只能放在使館之內。沒想到,你們晉國使館的門太小。我們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動手把門拓寬一點,讓馬車停放進來。”
范匄聽出了公孫僑的嘲諷,但也知道自己這邊理虧。于是說:“都說子產大夫是個精明的人,看來,不是浪得虛名。”
范匄回去后,向晉平公做了匯報。趙武說:“子產說的不錯。我們應該向他們賠禮道歉。”
晉平公于是在第二天親自接待了鄭簡公和公孫僑。
公元前530年,鄭簡公去世,子產作為相國主持了葬禮。之后,輔佐太子即位,就是鄭定公。
鄭是晉的屬國,所以新即位的鄭定公要去晉國朝見晉國的新君主晉昭公。子產隨行。
鄭定公四年,晉國大夫韓宣子來訪鄭國。韓宣子作為宗主國的大臣,到了鄭國自然有點膨脹。有消息傳出,韓宣子向鄭國商人索要玉環。子產得知后,不好明說,但他又不想聽任韓宣子為所欲為。為此,他找到韓宣子,來了一番旁敲側擊。
子產問:“政權靠什么來穩固?”
韓宣子說:“民眾。”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尔康县|
沭阳县|
南涧|
重庆市|
湖北省|
岐山县|
西城区|
郎溪县|
富锦市|
庐江县|
丰镇市|
郴州市|
临西县|
南乐县|
电白县|
岳池县|
长岛县|
两当县|
利津县|
永城市|
卢龙县|
烟台市|
托克逊县|
普宁市|
茌平县|
韩城市|
黄大仙区|
上饶县|
白银市|
乐东|
聊城市|
盈江县|
江源县|
那曲县|
和静县|
兴城市|
开原市|
漾濞|
化隆|
武陟县|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