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辦公室里。 王浩仔細看著手里的報告。 上面都是實驗后黃金材料的檢測數據,其中一些物理特性,比如熔點,是沒有變化的,但另外一些物理特性變化很大。 首先就是黃金材料的強度和韌性,伴隨著材料密度的上升,材料的外在物理特性也跟著上升。 其次就是電磁特性。 黃金的導電性能明顯增強,也就是電阻率變低了,這方面還需要更多的實驗研究,但和密度上升也可能存在關系。 另外,有兩點很重要。 其中一點就是向乾生所說,材料會不斷的釋放電子能量輻射,只要是物質都會向外散發能量輻射,但加上‘電子’兩個字就可以理解為‘放射性’。 ‘放射性’級別的輻射,對人體的危害自然非常大。 王浩馬上問道,“實驗后,注意防輻射保護了嗎?還有材料檢測中心那邊,一也一定要注意。” 向乾生道,“我們很注意這方面的問題。磁化材料散發的強磁場,對人體的危害也很大,現在也不用太擔心,我們用的實驗材料不多。” 王浩點頭繼續看下去。 報告最后談到了很重要的一點,實驗得到的黃金材料放置在常規環境再融化凝固,性質依舊沒有變化,依舊有著高密度以及放射性的特點。 當看到這里的時候,王浩也不由得驚訝的挑了挑眉,自語的說著,“如果元素沒有形成升階的穩態,常規環境下融化再凝固,按理來說,就應該回到原來的狀態。” “我們也是這么想的。” 向乾生道,“所以才讓材料中心那邊做了這個實驗,結果發現材料并沒有變化。” 王浩皺眉想了想,說道,“或者,可以試試氣化?” “氣化?” “對。” 王浩道,“讓材料氣化,再緩慢降低溫度,讓其形成一個個小顆粒,再去融化讓材料凝固成一團。” “常規環境下融化不能讓材料發生變化,可能是因為內部原子活躍度不足,如果是氣化,活躍度就夠了。” 向乾生馬上點頭,“等回去就試試。” 這時,何毅推門走了進來。 王浩見到何毅笑了下,連忙招呼一聲,“何教授,不,以后應該叫何院士了……何大院士,這邊坐。” 這句話說出來,氣氛就是輕松了許多。 向乾生把位置讓給了何毅,笑著大聲招呼道,“何大院士!快來,等你好半天了,院士的派頭就是不一樣!” 今年何毅參加了院士增選,他頭上頂著諾貝爾物理學獎,再加上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負責人的職位,評選就真是走個流程。 數學物理學部內部會議上,幾個老院士都明確表態說,必須讓何毅選上院士,否則以后的院士增選也不用繼續了。 當時老院士們是這么說的,“如果何毅選不上,就是學部的丑聞!”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選不上院士,我們這些老家伙都應該下去,學部也該解散了。” “必須選上,最好是全票通過!” “……” 何毅獲得了巨大的支持。 哪怕他不為院士增選做任何準備,也肯定能夠選上院士,提前喊一聲‘何院士’一點都不為過。 何毅帶著郁悶坐下來。 換做其他人招呼一聲何院士,他可能會感覺有點高興,心里也會多出一絲得意和驕傲。 但是王浩? 向乾生? 這兩個家伙完全就是在拿他找樂子。 王浩打趣了一下何毅,隨后就轉到了正事,他交代道,“我們研究湮滅力場中的材料變化有新發現,需要反重力中心進行實驗配合。” “哦?什么實驗?”何毅來了精神。 王浩解釋起來。 強湮滅力場相對于常規環境,就相當于常規環境相對于反重力環境。 在研究材料在強湮滅力場的變化,自然也就需要反重力環境進行實驗配合,反重力環境進行實驗。 簡單來說,就是讓金屬材料在常規以及反重力的環境下液化、氣化,再凝固去研究是否發生變化。 “這個實驗相對簡單,反重力環境比強湮滅力場友好的多……” “但你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王浩,“研究針對的不是新發現,而是針對穩態元素以及材料,是否會在弱湮滅力場發生變化。” “從理論上來說,不會,但我們不能錯過任何可能。” 何毅頓時更郁悶了。 向乾生做的是強湮滅力場環境實驗,幾乎肯定會有發現,而他做的是反重力環境實驗,結果就是‘可能性不大’。 他都有點羨慕嫉妒了。 王浩交代了何毅進行實驗后,馬上又聯系了湮滅科技公司的技術部門,讓他們生產一階鐵的過程中,讓一階鐵在強湮滅力場中凝固,同時給與一定的物理性壓力,看去檢測是否會發生什么變化。 他對此抱有很大期待。 既然高純度的黃金未發生升階都會有變化,升階材料也有很大可能產生特定方向的變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