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論證什么不管,咱們就要研究這個技術,一定要給它完成、完善!” 他說著站起來,“大家靜一靜!靜一靜!” “我們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針對這個資料,其中的數學邏輯全部給弄明白,然后一起論證怎么樣去實現!” “等下個月,三區的人來,也讓他們看看,我們137所的工作成果!” “對!” “大家繼續研究!” 所有人都變得非常積極。 鄭國峰看著滿意的點頭,他隨后對龐思博道,“對了,也把王浩的名字報上去,我們不能貪功啊。” “那肯定,下個月三區的人來,報給他們就好。” 龐思博點頭說道。 …… 數學能干什么? 數學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在應用的各個領域都離不開數學,而數學上的突破,往往就能帶來科學基礎的重大突破。 但是,往往頂尖的數學家,并不重視應用領域,甚至對應用完全不在意,他們更在意的是理論研究。 那或許也不叫重視,而是對于數學理論很著迷。 王浩是這樣。 羅大勇也是這樣。 他們一起論證復雜性理論的邏輯問題,連續一個多星期都在不斷的研究,就只是梳理事件的邏輯問題,就能夠樂此不疲、沉醉其中。 “N對1依舊是P問題,并沒有達到NP的程度。” “理論上來講,這一類問題,總有解決的那一天,我們做的只是找到簡單方法而已。” “即便事件的數量再多,它也是有上限的,哪怕是有一億個時間,從一數到一億也是可以完成的。” “我們是從節點出發去分析,事件A非常的復雜,包含很多同類型的事件,但是事件B是固定的。” “從共性入手是一個方法,但也可以想其他方法,比如設定一個非共性的集合,用集合的方式去描述事件。” “所有的A事件都對應B事件,而A事件的共性也是很明顯的,比如它們都是三維曲線函數的參數,不可能存在其他函數,難點在于參數的不確定。” “需要……” 兩人不斷做著討論,有時候就變成了爭論,要么就一起沉默的思考。 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一個星期。 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超過十個小時,就是這樣不斷的討論、爭論、思考,想不出結果的時候,甚至都開始做怪異的事情。 比如,羅大勇干脆躺在了桌子上,他覺得這個動作可能會讓大腦皮層變得更加活躍,結果差一點就睡了過去。 王浩則是站在窗邊很長時間,他發現這樣思考確實很有意思。 比如,他注意到一只小鳥的糞便,差點掉在一個學生的頭上。 這和研究沒有任何關系,但偶爾放空思維、分散注意力,也是讓大腦進行短暫的休息。 “如果把事件分析倒轉過來會怎么樣?”羅大勇突然提出這么一個方式。 王浩跟著思考,卻有些理不清其中的復雜邏輯。 許超來給兩人送午餐。 他把午餐放在桌上,也沒有能打擾兩人的思緒,王浩和羅大勇還是繼續討論著。 這時王浩忽然道,“許超,你不要動!” “??” 許超有些不明白。 “你到墻邊站好,就是這樣。”王浩指揮著許超,一遍觀察著繼續道,“你會倒立嗎?” “倒立?” “對。” 許超猶豫了好半天,兩手撐地擺了個姿勢,問道,“是這樣嗎?” “對,能起來嗎?” “當然。” 許超很自信的雙手一用力,身體翻過來腳就搭在了墻上。 王浩和羅大勇一起站在旁邊,按著下巴認真看著。 羅大勇思考著說了起來,“就是這樣倒轉過來,邏輯上就等于終點和原點的變換。” 王浩道,“也不一定,有一些邏輯還是會遵循既定的規律,因為外在影響非常大,你看他的衣服還是遵循重力的規律向下垂落,但褲子并沒有垂落下來,有一些事件受到外在的影響,并不會直接倒轉。” “是這樣的。” 羅大勇思考著點頭,隨后走到了白板的地方,拿筆寫了起來,“你看我們昨天的研究,有幾個因素就不會受到倒轉的影響……” 他們換了一個位置繼續討論。 許超繼續雙手撐地著,憋得臉都紅了,他不知道是不是該起來,就看到門口陳蒙檬走了進來。 陳蒙檬是墊著腳走進來的,她扭頭看向許超感覺很疑惑。 許超可不想帶女生面前丟臉,他馬上就要把腿放下來,就看到陳蒙檬雙手交叉,做了一個‘停止’的動作。 陳蒙檬湊過來小聲道,“你等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