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做什么?” 陳蒙檬拿出了手機,對著許超快速按下拍照,還一邊小聲說著,“我拍兩張照片留作紀念,順便發個朋友圈。” 許超趕緊從墻上下來,再看看陳蒙檬頓時咬住了牙。 這個女生,腹黑、蔫壞啊! 可因為擔心打擾王浩和羅大勇討論問題,他還是沒有當場鬧起來,只能硬憋著走出去,結果陳蒙檬已經再和其他人分享趣事了。 “……” “……” 一直到最后,王浩和羅大勇還是沒能解決問題。 王浩感覺距離解決計算邏輯問題,就只剩下最后一點契機,但那么一絲靈感就是抓不到。 后來看了看時間,干脆決定去給學生們講課。 “我把問題給學生們講一講,也許就能想到了。” 他這么說。 羅大勇聽了完全摸不到頭腦。 當天小課堂的內容,就變成了復雜性理論的事件分析問題,這個問題別說是研究生了,便是博士生、教授都聽的頭暈目眩。 好在王浩講解的非常認真,也把中間的邏輯理清了。 大家還是能勉強聽明白的。 “這是一個時間邏輯分析問題,我們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把因果倒置,但是因果倒置又會出現新的問題,有一些事件是不會因為因果倒置,從而徹底變換的。” “因為存在外在的影響。” “很多個因子對應一個因子,事件的邏輯,就是P×1問題,理論上來說,這依舊是一個P問題……” 每個人都很認真的在聽。 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新穎的內容,即便對復雜性理論有過了解,但也沒有聽過如此深入的邏輯問題。 王浩大概講解了三十分鐘左右,在談到因果倒轉的問題時,他就忽然抓住了那一絲靈感。 【任務三,靈感值+19。】 有了! 他臉上的喜悅都控制不住,馬上就放下手里的東西,走出會議室沖向來辦公室。 “??” 會議室的學生們,有些摸不到頭腦,但有人還是知道王浩肯定是想到了什么。 羅大勇趕忙跟了過去。 “我明白了!” 王浩坐在了辦公桌前開始做記錄,“問題的關鍵在于,把握其中最重要的計算,而不是要進行全部的分析。” “這些參數很復雜,每一個都會包含在其中,但也同樣存在重要和不重要。” “可以進行參數的歸類,來設定集合,針對每個集合進行分析。” “這樣邏輯就會很清晰。” 一句話,說明白了。 羅大勇思考的也知道該怎么解決問題了。 他針對的是復雜性理論N對一的P問題,而王浩針對的是利用梳理的計算邏輯,來對N對一隨機三維函數變換軌跡的研究。 因為有一對一三維函數變換軌跡的研究基礎支撐,只要梳理好了其中的計算邏輯,就可以完善N對1隨機三維函數變換軌跡的計算方法。 在獲得了最后一絲靈感,梳理好復雜計算邏輯后,研究的思路已經很清晰了。 王浩開始做研究總結。 羅大勇也同樣做起了總結,他是針對N對一的P問題,給出的解決方案做總結。 這個理論研究足以支撐寫一篇頂刊論文。 針對這一篇復雜性理論的研究,他們的分配依舊是一個一作,一個通訊作者。 復雜性理論的研究論文,就全部交給羅大勇去寫了。 羅大勇也有些興奮。 在復雜性理論的研究方向上,想要出成果是非常困難的,而現在又有了新的成果。 即便是和王浩一起出的成果也很了不起。 哪怕王浩是貢獻最大的,但如此重大的研究,合作研究對象也是很重要的,學術上來說,大部分研究都不是一個人做出來的。 只有他們兩人完成的頂刊理論成果,說出來都很了不起了。 對于王浩來說,就只是個普通成果而已。 他更在意的‘隨機三維函數曲線修正’的研究,因為他知道類似的研究應用價值有多高。 同樣拿導彈來舉例的話,導彈飛行過程中,可以進行隨機的路線變換,隨后都可以通過計算調整,慢慢修正到原有的路線。 這種修正不只能進行一次,只要有基礎上的支持,理論上可以無數次的修正。 如果技術能夠發展成熟,只要導彈發射出去,就可以自動進行‘避障’,從發射一直到擊中目標,不管中途碰到多少次的攔截,都可以自動改變軌跡躲避,同時,線路也會變得‘十分詭異’,常規根本無法進行計算。 更甚至,也許發射的一方,都可以不清楚具體會是什么軌跡。 總歸,最后都會修正到原來既定的路線。 面對這樣的導彈,任何的防空體系都會失去意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