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兩個二百五-《重生之工藝強國》
第(1/3)頁
雖然老吳只是個車間技術員,但他畢竟是六十年代末的大學畢業生,對技術開發的一般流程還是熟悉的。無論在工廠企業,科研院所,還是大專院校,革新或改造一項工藝技術,第一步需要在實驗室做小試驗,取得成功后,再做放大試驗,最后才能在工業規模的設備中對技術進行驗證,所以,他一開始就想把這件事推給廠領導去做決定。
車間主任提出直接在工業設備上做試驗,說明老楊根本不懂技術開發流程,因為老楊只有技校畢業的學歷,做出這種無知的決定情有可原,讓老吳沒想到的是,當老楊交代任務時,方翰民這個傻貨竟然愉快地答應下來,他認為這兩個家伙正好是五百除二,兩個都是二百五!
老楊想盡快解決車間的技術問題,病急亂投醫,這可以理解,但你方翰民想干什么?你一個臨時工,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你是想轉正,急于表現自己,還是想出名想瘋了?那好,讓你們兩個二百五折騰去吧,到時候看你們怎么收場!
方翰民哪里知道老吳在想什么!不過,通過前幾天的那次交談,方翰民認為老吳對新的技術方案頂多也就一知半解,根本提不出什么建議,為了體現對他的尊重,才讓他過目,老吳畢竟是二車間的技術主管,方翰民可不想因為這件事讓他產生誤會。
但是,即便對于一個臨時工,老吳的言行也非常失禮,別說他只是個車間技術員,無論其技術職稱還是行政職務,都是低層次的級別,就算是個官階較高的領導,也不應該如此粗暴對待一個虛懷若谷,對他尊敬有加的下屬。
老吳離開后,方翰民僵在原地略顯尷尬,老楊站起身來走過去,在他肩上拍了拍,“別拿這當回事兒,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回去抓緊時間把原材料和用人計劃報上來。”
“酰化”反應只是生產“對乙酰氨基酚”數個技術環節中的一環,前世的方翰民對這種原料藥的所有技術環節都了如指掌,因為在985大學本科畢業前,他不僅在國內一家大型制藥企業的“對乙酰氨基酚”生產線跟班實習了三個多月,而且其畢業論文就是“對乙酰氨基酚的技術路線比較及新工藝探討”。
即將開展的試驗對方翰民來說可謂駕輕就熟,他只用了一天時間,不僅提出了試驗所需設備、原材料和人員計劃,還把試驗操作方法和工藝控制要點都編寫出來了。
跟試驗有關的技術細節可以不向老楊匯報,但需要的原材料、設備和人員,需要他出面協調,方翰民把這三方面計劃呈報到老楊面前,他仔細看了一遍,指著其中的一項計劃說道:“不是已經告訴過你,需要什么樣的人員,你可以在全車間挑選,不用跟我打招呼嗎?”
“主任,其他事都好說,唯獨人員調配,可沒那么簡單。”
“怎么,難道你向哪個班組要人,他們不給你?”
“那倒不是,因為我還沒有向任何班組要人,我也不會那么做。”
“為什么?不是讓你全權負責這次試驗嗎?”
“我一個臨時工,大家對我本來就持輕視和懷疑的態度,我有什么資格從車間班組調人?”
老楊想了想,然后點頭說道:“嗯,我把事情想簡單了,我應該先給有關班組打招呼。不過---,我看你這名單上有‘酰化’崗位的焦鐵輝,這家伙可是全車間有名的刺頭啊!班長老趙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把他調來搞試驗,你管得住他嗎?”
“我就跟焦鐵輝在一個班組,雖然他脾氣不太好,頭上的板寸頭發就像刺猬似的,見誰扎誰,但我對這人比較了解,我認為他的本質并不壞,有正義感,遇事敢作敢當,還有責任心,只要做到相對公平,他在工作上從不偷奸耍滑。”看似跟班組的同事缺少交流,其實方翰民把周圍的人看得一清二楚。
這番對人的評價,讓老楊有點意外,他沒想到這個外號叫秀才的書呆子,還是個有心人!
按照方翰民提出的計劃,老楊首先落實了試驗所需的設備,又讓二車間的備料員按需要的品種數量準備原材料。
根據工藝技術的要求,方翰民決定將試驗分作兩班操作,每班三人,需要抽調六名職工,他打算所需人員均從他所在的“酰化”崗位抽調,因為他覺得本崗位職工畢竟熟悉“酰化”反應的基本操作。
當老楊向“酰化”崗位的班長趙師傅說明情況后,老趙馬上就急了,“主任,我們‘酰化’崗位一共才三十來個職工,你一下子抽調六人,我們正常的三班倒還有法開展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武县|
兴城市|
阳江市|
淮阳县|
辽宁省|
墨脱县|
阳城县|
万盛区|
英超|
扬中市|
呈贡县|
彭水|
黑山县|
寿宁县|
公安县|
习水县|
延安市|
舟山市|
临朐县|
西峡县|
封开县|
和平县|
喀什市|
佛坪县|
浦县|
淮北市|
海城市|
玉屏|
横山县|
韶关市|
延津县|
阿拉善左旗|
东明县|
南靖县|
英超|
宁南县|
湖南省|
岗巴县|
郴州市|
东丰县|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