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正文卷第771章超乎想象的美味!沈佳悅:旭寶你會做甜辣醬嗎?【求訂閱】“都守在這里做什么呢?” 謝保民開車帶著高大爺和羅珊來到店里,剛到二樓,就看到小廚房門口圍了很多人,便走過去,想看看什么情況。 高大爺在樓梯口吸了吸鼻子,笑著對羅珊說道: “這小子不去拍攝現場,還以為他偷懶呢,沒想到在這兒做了佛跳墻……今兒得好好嘗嘗。” 說完,兩人繼續上樓,準備去宴會廳和殷州的親戚們打個招呼。 小廚房里。 林旭正用勺子小心的往砂鍋里盛著佛跳墻,幾乎所有的食材都已經煨到軟爛,所以這會兒就得小心一些,否則就成了一鍋肉湖湖。 謝保民走到門口就已經知道是佛跳墻了。 他穿過人群來到里面,看到林旭正從大鍋里往外盛佛跳墻,表情有些詫異: “這佛跳墻是你用大鐵鍋做的?” 沉佳悅指了指旁邊的壇子: “是用壇子做的,剛做好,現在準備盛到砂鍋里分開,師兄你覺得旭寶做的佛跳墻咋樣?” “超級好,光這香味就不次于五號樓老費的手藝。” 釣魚臺五號樓主打閩菜,行政總廚是閩菜大師費云翔,性格比較沉默,平時喜歡琢磨各種菜品,跟郭衛東關系不錯。 不過每到新茶上市,所有行政總廚都視他為親兄弟。 各種福建產的頂級名茶,只要費云翔手里有,沒多久就會出現在大家的茶杯里。 甚至連膳食部主任廖金明,也會借著去五號樓視察的旗號問費云翔要茶葉喝,明目張膽的索賄。 老謝剛提到費云翔,林旭就下意識的問道: “現在是新茶上市的季節嗎?” 老謝笑笑: “現在是綠茶上市的季節,你應該去四號樓找老鄔,回頭等紅茶上市了,再去五號樓找費哥套近乎。” 嘖嘖嘖,連攻略都總結出來了,看來這些年師兄沒少去搜刮啊。 林旭把大鍋里的食材分別盛到了六個大號砂鍋里,接著將金湯也倒進去,一壇佛跳墻就成了六鍋。 今天宴會廳坐了三桌客人,每桌上一鍋。 剩下的三鍋,一鍋給后廚,一鍋給服務員,制作一次不容易,讓大家都跟著嘗嘗。 至于最后一鍋,林旭想了想,對門口的舒云說道: “這一鍋端給大包房里的姚老板吧,他兒子一周歲,加上定了大包房,這鍋佛跳墻就給他們嘗嘗鮮。” 姚遠嘴巴刁,習慣了林記的飯菜后,就成了店里的常客,每個月都要在店里消費好幾萬塊錢。 現在人家孩子過周歲生日,碰巧又做了佛跳墻,理應送點嘗嘗。 舒云說道: “好的老板,現在去送嗎?” “先等一下。” 林旭把六個砂鍋蓋上蓋子,依次放在灶上,開大火,把鍋燒熱,順便將鍋里的金湯重新燒沸騰。 等鍋里咕嚕咕嚕開始冒熱氣,濃郁醇厚的香味再次四處飄散的時候,開始上菜。 首先是宴會廳的三鍋,林旭也沒讓服務員動手,而是和謝保民與魏乾一道端著來到樓上,親手端到了親戚們面前: “最近這三天一直在忙著做佛跳墻,大家都嘗嘗。” 蔡和平一聽是佛跳墻,臉上頓時寫滿了驚喜: “怪不得聞起來這么香呢,居然是佛跳墻,辛苦你了小旭。” 一旁的耿立山笑著說道: “這幾天哪都沒去,天天在店里忙活,我就知道憋著大招呢,沒想到居然做出了佛跳墻,那我可得好好嘗嘗。”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等林旭抬手將鍋蓋掀開,濃郁醇厚的香味和佛跳墻完美的賣相,沖擊著在座的每個人。 一旁的桌上,林老太太笑呵呵的說道: “光知道佛跳墻是一道名菜,真沒想到就連香味都這么讓人陶醉。” 一旁的陳美娟說道: “媽您別光顧著夸,先嘗嘗小旭的手藝。” 林老太太開心的舉起快子,從砂鍋中夾了一根斜刀切的海參,送進嘴里一咬,忍不住說道: “哎喲,這海參做得夠香,你們都嘗嘗,真好吃。” 一般的佛跳墻中,鮑魚用的小鮑魚,業內人士戲稱為“指頭鮑”,意思是小得跟手指頭一樣大的鮑魚。 而海參也非常小,畢竟這種菜嘛,成本太高了沒利潤。 但林旭用的鮑魚卻是雙頭鮑和三頭鮑,海參也是用的超大號的刺參,這種能獨立成菜的食材,在林旭的佛跳墻中,卻只是一個小配角。 從這里也能看出林旭這鍋佛跳墻的成本有多高。 另一張桌上,沉國富夾起一塊溏鮑魚嘗了嘗,發現里面居然是還是溏心的,這種膠質感滿滿的食材,配上濃香四溢的金湯,吃起來不是一般的美味。 “好吃,這佛跳墻真是美味極了。” 每種食材都有自己的本味,同時還有湯以及其它食材的味道,不光好吃,而且食材本身的美妙和金湯的完美搭配,讓整道菜有種脫離凡俗升華了的感覺。 一口下去,讓人不自覺就會生出“此菜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嘗”的感慨。 完美的口感,完美的味道,完美的搭配,所有的一切都讓人沉迷,讓人發自內心的感嘆這道菜的精妙和回味無窮。 耿立山吃完了魚翅,頓時心潮澎湃起來: “老是自詡美食老饕,今天嘗了林小友的佛跳墻,才發現自己如井底之蛙一般……沒得說,等會兒回去我就得重新寫副字送給林小友,感謝他讓我嘗到了如此完美的佛跳墻。” 佛跳墻這種美食,耿立山自然是吃過的,甚至吃過很多次,但次數再多,也沒林旭這么下血本的做過。 鮑魚、海參、魚翅、魚肚等各種食材,全都是市面上能買到最好的,用這個檔次的食材做佛跳墻,滋味自然非同一般。 就比如鮑魚,個個帶溏心,吃起來那叫一個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