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林旭對這事兒不太精通,直接讓竇雯靜去找獵頭公司挖人,只要有本事,工資待遇都好說。 今天的烤鴨直播很成功。 哪怕已經(jīng)直播結(jié)束,但林記美食話題以及其它社交軟件上,依然滿是關(guān)于林記烤鴨的討論。 尤其是林旭的那個掛爐烤鴨烤出來鴨胸要飽滿無塌陷的提醒,直接把幾家老牌烤鴨店糊弄顧客送到了熱搜上。 不少人都翻出過去吃烤鴨的圖片,發(fā)現(xiàn)鴨子色澤不對,鴨胸塌陷。 片鴨師傅托著就出來了,根本不像剛烤出來的,因為完全沒有林旭和寧小利那種看起來就燙手的感覺。 也有水軍冒出來,說林旭這是砸鍋行為,是給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抹黑。 然而大家苦傳統(tǒng)烤鴨店久矣,這些評論剛冒出來,就被網(wǎng)友們噴到刪號走人。 不管你是什么非文化遺產(chǎn),不好吃還高價坑人,這明明就是不對,而且坑的還都是外地游客。 現(xiàn)在被罵兩句就跳腳,回頭大家都不吃烤鴨了,誰才是導(dǎo)致烤鴨沒落的罪人? 這事兒網(wǎng)上吵得沸沸揚揚的,但林旭始終都沒回應(yīng),這會兒他正好奇蔡森啥時候跟齊思明這么好了,居然湊在一起研究起了摩托車。 這位攝影師要改行當騎士了嗎? 傍晚,沈佳悅和陳燕帶著墩墩去打了會兒高爾夫球,美其名曰是帶小家伙出去散散心,其實是吃撐了想要消食。 畢竟今晚要吃三色鴨絲,還不知道什么味道呢。 “提起這道菜我就想起了《水滸傳》,里面的人都喊宋江為宋押司,聽起來跟鴨絲一樣,不知道還以為是道菜呢。” 沈佳悅喝了口水,說著水滸中的諧音梗。 陳燕說道: “梁山轟轟烈烈的,最終卻死的死,殘的殘,在四大奸臣眼中,一百零八好漢,可不就是一盤菜嘛。” 你要聊做菜,我燕寶寶可能搭不上腔,但聊文學(xué),這是我的專業(yè)好不好。 但沈佳悅沒想聊,她只是想起了這個諧音梗而已,現(xiàn)在滿腦子都在想三色鴨絲到底是什么味道。 廚房里,林旭將中午剩的烤鴨拿過來,拆掉鴨身上的骨頭,再將鴨肉切成細絲,切好盛到盤子里。 接著他又將春筍切絲浸泡一下,青椒先剖開,去籽后同樣切成細絲。 最后準備一些掐頭去尾的綠豆芽。 豆芽的根吃著比較老,頭部又容易吃綠豆的外殼,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吃的時候掐頭去尾。 這種吃法,粵菜中被稱為銀芽,魯菜中被稱為豆莛,一般做講究類的菜品,會將豆芽這么處理。 今天這道鴨絲雖然不算多講究的菜品,但畢竟是自己吃,還是精細點比較好。 食材準備妥當,林旭又準備了爆鍋用的蔥姜蒜末,一碗高湯,一點點淀粉水,另外還有各種調(diào)味品。 一切就緒,他架上炒鍋,開始制作。 鍋燒熱,按照魏乾的說法加點豬油,油熱放入蔥姜蒜末,煸炒后加入筍絲和青椒絲,開始翻炒。 烤鴨是熟的,不能放太早,否則容易炒散,豆芽水汽大,斷生就得出鍋,放久了容易出湯。 所以要先把筍絲和青椒絲炒一下。 炒到青椒顏色翠綠,烹入一點黃酒,然后鴨絲倒進鍋里,利用黃酒的香味將鴨肉中的腥味去除干凈。 接著調(diào)入生抽、食鹽、白糖、胡椒粉,再翻炒幾下,加入豆芽。 順著鍋邊淋入一勺高湯,讓豆芽斷生的同時,也讓鴨絲吸收一下高湯的香味和水分,這樣吃起來口感更好。 等高湯燒開,再兌入水淀粉,讓湯汁變濃稠,均勻掛在食材表面。 最后淋入一點芝麻香油,翻炒兩下,出鍋裝盤。 做法很簡單,聞起來咸鮮美味,還夾雜著豬油的香味,些許的湯汁,讓這道菜在美味的同時,也變得下飯了許多。 尤其是青椒絲淡淡的辣味,聞起來就挺開胃。 菜品端出來,沈佳悅頓時眼前一亮: “哇,這道菜看起來好漂亮。” 白色的豆芽、綠色的青椒、淡青色的筍絲,以及紅色的鴨絲,加上咸鮮的味道,聞起來就讓人饞得慌。 她夾起一筷子送進嘴里嘗了嘗: “還以為是一道下酒菜呢,沒想到味道好好,外面還裹著一層薄薄的湯汁,感覺可以用烤鴨餅卷著吃啊。” 說到這里,這丫頭立馬讓車仔幫忙拿一份鴨餅。 適不適合,試試就知道了,反正不費事。 沈佳悅熱絡(luò)的品嘗美食時,陳燕看著林旭問了個問題: “妹夫,你對閩菜了解多嗎?” 閩菜? 你問這個做什么? 林旭說道: “不算精通,也就略懂一二吧,燕姐有什么想吃的嗎?” 陳燕嘗了口三色鴨絲: “不是想吃,是想學(xué)……昨天我婆婆去廈大做學(xué)術(shù)交流,在朋友圈里夸那里的三色蒸蛋很美味,我搜了一下好像做法不難,想學(xué)一下,維持一下我賢妻良母的人設(shè)……” 三色蒸蛋倒是不難。 隨時可以做,但賢妻良母的人設(shè),真適合大姨子嗎? 感覺遲早要崩啊…… ———————— 本章5400字,求訂閱,求月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