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何廣昌笑著說道: “83年那會兒,我有幸嘗到了董大師做的千層油糕,第一反應就是,這不應該是凡人能吃的東西,那種口感和味道,到現在我還記得……打那之后我就主動找淮揚菜師傅學,剛開始還不肯教,后來我硬是用一道夾沙肉,才算學到了手。” 他說話的時候,一直拿眼神瞟邱耀祖,聲音中還多少有些陰陽怪氣。 林旭好奇的問道: “當年教您做千層油糕的,不會就是邱伯吧?” “不是他能是誰?你師父那會兒根本不搭理我們,老邱也不是東西,明知道我喜歡這道菜,還逼著我賭咒發誓不能外傳,否則以后就得以他徒弟的名義自居……” 嘖,邱伯年輕時挺會耍手段啊。 邱耀祖笑了笑: “不限制你一下,萬一你教給了徒弟,以后誰還知道千層油糕是我們淮揚菜的點心啊?!? 他拿著豬油,在搟好的面片上抹了一層,接著又撒了一層綿白糖。 一邊撒還一邊提醒林旭: “撒糖并沒有太講究,白砂糖和綿白糖都行,但相對來說,用綿白糖的口感更潤一些,而白砂糖,口感稍稍有些干?!? 兩種水分不一樣的糖,做出來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林旭點點頭,表示記下來。 邱耀祖撒完糖,便將腌漬成透明狀態的板油丁均勻灑在面片上,這些板油丁表面裹著一層綿白糖,看起來就讓人饞得慌。 全都撒好后,從一頭開始往中間卷著疊,將整個大面片疊成十六層的長方形面片。 這一步做的時候要小心,因為面片太軟,而中間夾雜著的食材又太多,所以要雙托著面片卷著向前疊,盡可能的防止破皮。 把面片疊好,放在案板上,用搟面杖輕輕壓一遍,這既能把里面的肥肉丁碾碎,同時也能防止面片脫層。 壓一遍后,重新把面片搟成一米長左右。 接著將面片沿著中線對折一下,再重新搟一遍,讓對折的部位不至于中空。 然后再上下對折,將面片做成一個正方形。 折之前,面片是十六層,這么折了之后,面片就成了六十四層。 這是千層油糕的標準層數。 好的千層油糕六十四層,厚度一寸左右,油脂豐盈,口感潤澤,香甜清雅,妙不可言。 邱耀祖將面片搟一下,做成不到一寸厚的正方形: “這是半開面,蒸的時候會稍稍膨脹一些,所以搟的時候要留出漲發的余地,免得蒸出來太厚,沒法一口吃下去,那就太厚了,是扣分項?!? 說完,邱耀祖拿出一些青紅絲放在案板上,切成正方體一樣的小顆粒,按照一寸寬度的標準,均勻灑在面片上。 整個面片被這青紅雙色的青紅絲碎末點綴得像是藝術品一樣。 林旭看著一條紅一條青的點綴,好奇的問道: “這是準備出鍋后改刀用的嗎?” “對,把青色和紅色分開,再分別切成菱形塊,交錯著擺在盤子里,更具有賣相,也更讓人有食欲?!? 說完,邱耀祖小心托著面片放進蒸柜里,開始上鍋蒸制。 整個蒸制過程比較長,差不多需要四十分鐘。 剛蒸上,賀家順和齊振濤來了,兩人還提著鴨子以及別的食材,剛進門賀家順就沖邱耀祖說道: “昨兒和振濤兩口子出去踏青,尋摸到了一個養鴨場,高價買了幾只公鴨,特意給師兄送兩只……喲,何師兄和林師傅也在啊?!? 林旭說道: “我來學藝的,剛邱伯教了我千層油糕的做法?!? 邱耀祖看了看帶來的兩只鴨子,笑著說道: “成色確實不錯,這么好的鴨子,做別的菜有些暴殄天物,要不趁著不忙,我給你們做一道母油船鴨吧,這也是淮揚菜中的一道高級鴨饌,可惜現在也屬于冷門菜品了,一般人甚至都沒聽說過?!? 母油船鴨? 別說,林旭還真沒聽說過這道菜。 船鴨是什么暫且不提,光這個母油就把人的好奇心給完全勾起來了。 他問道: “母油是什么?母鴨的油脂,還是別的?” 齊振濤說道: “母油指的是從三伏天一直曬到深秋時節的醬油,這種醬油品質高,很多時候都會摻到品質一般的醬油中,提升品質,單獨用的話,比較奢侈……袁枚那本《隨園食單》中寫的秋油,指的就是這種高品質醬油?!? “那船鴨呢?” “過去的人在湖里坐船游玩,船家會在船上置一炭爐,上面用砂鍋煨著鴨子,等鴨子做熟了,再用原湯煮面條,這種做出來的鴨子被稱為船鴨……母油船鴨就是煨的時候加一些高品質醬油?!? 這么說起來,應該叫醬油煨鴨才對吧? 不過既然邱耀祖要做,林旭自然不會拒絕,畢竟這么好的學習機會,他可不想錯過。 邱耀祖這會兒興致很高,重新洗手后,便拿著鴨子開始收拾,準備制作。 做完高端白案做高端紅案,淮揚菜的師傅們,可真是魔武雙修的典范??! ———————— 本章5000字,求月票啊兄弟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