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正文卷第535章傳統村宴大席,看似簡陋卻講究!第二主線任務!【求訂閱】“嚯,準備了這么多肉啊!” 午飯過后,幾位村宴廚師來到農家菜餐廳的院子里,見到剛宰殺不久的豬肉,大家全都愣住了,完全沒想到有這么多肉。 張春生拿著煙盒,從里面抽出幾根遞給了大師傅們: “我們今天還發福利呢,等會兒先把明天辦酒席的肉挑出來,剩下的給員工發福利,下午具體用多少肉,你們等會兒先預留出來?!? “行,我們先合計合計?!? 幾人找到石文明,開門見山的問道: “明天一共多少桌客人?準備多少道菜?我們這邊先把豬肉的用量預留出來?!? 石文明已經跟林紅旗兩口子溝通過要招待的客人,他說道: “一共二十桌,都是我們自家的親戚同學和朋友,菜肯定是越硬越好,豬肉你們隨便用,等會兒雞鴨鵝羊就會送來,水庫里還有大魚,隨便你們折騰?!? 做村宴的師傅,最喜歡這樣的人家。 雖然不是包桌,掙不到包桌那種一錘子買賣的錢,但這種食材敞開了供應、完全沒有限制的主家,讓人多了幾分發揮的空間。 他們商量一下,在大件已經確定、食材充沛的情況下,跟石文明合計出了明天要用的菜品。 一共二十二道,兩道湯菜,兩道甜菜,四道扣碗,剩下的就是大件之外的的其它菜品了。 “菜的量多一些,別小氣,肉不夠了還會接著買,大家不用擔心。” 石文明的話讓幾位大師傅頓時摩拳擦掌起來。 只要食材充足,那絕對好好表現一番。 這時候,一個堂叔開著電三輪,送來了從村子里收來的雞鴨鵝,后面還跟著一臺車,是附近村里放羊的老頭,來送活羊的。 正在曬太陽的墩墩一看,立馬過來湊熱鬧,當它看到籠子里的大鵝時,一個箭步跳到三輪車上,踩著裝大鵝的籠子,就是一陣咆孝。 幸好這會兒沒把大鵝放出來,否則絕對會讓這小家伙認識到,村霸的地位可不是那么容易挑戰的。 大家七手八腳將這些食材從車上卸下來,然后便開始宰殺。 林旭從廚房里提出一個五十斤的塑料壺,二姑林紅霞見到后好奇的問道: “大侄子,這里面裝的啥???” “燒雞鹵湯,來之前讓店里的人準備的,等會兒我把鹵湯調好,就把這些雞做成燒雞,鹵好后,這鍋鹵湯就留在廚房,以后咱家就能做出跟京城店里一模一樣的燒雞了?!? 一聽這話,林紅霞頓時眼前一亮。 這次去京城,林記美食的燒雞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熱著吃,燒雞入味卻不咸,簡直絕了。 要是餐廳能做出那種味道的燒雞,以后景區的生意不得變得更好啊,殷州的吃貨們,就沖這燒雞也會經常來吃。 林旭說道: “春節走之前,我會教給我姑父一些適合在這里上的菜品,到時候再宣傳一波,應該能帶動景區的收益?!? 辦景區,不管門票還是游玩項目,都是為了把人留住。 游客在景區多待一分鐘,就有可能創造出新的消費,而這些消費,最終會轉化為景區的收益。 全國還沒有哪個景區是以美食著稱呢,林紅霞覺得只要自己丈夫能學會大侄子三四成的手藝,龍棲山就有可能是全國第一家以美食出圈的景區。 想想一個景區火爆成熱門步行街和美食街的盛況,這簡直讓人期待。 另一邊,陳美亮來到水庫邊,打開碼頭旁邊的小鐵皮屋子,把漁網從里面拿出來,然后駕駛著一艘沖鋒舟,在水庫中下入漁網。 接著又把拖網拿出來掛在沖鋒舟上,在比較容易有魚出沒的水庫西岸開始游蕩徘回。 這張拖網是夏天時買的,網眼巨大,能被網住的魚,基本上都是三斤往上的大魚。 轉一圈后來到岸邊,遠處放炮的陳少康等人被吸引過來,大家骨子里的狩獵基因被激活,紛紛下手開始幫忙。 陳美亮原本不想小輩們碰水,但想想這群小搗蛋吃飽喝足,與其精力無處發泄四處搞破壞,還不如讓他們干點活兒呢。 所以他就從捕魚者變成了漁船老板,指揮著這群子侄拽漁網、挑漁獲、整漁網等原本屬于他的工作。 第一網收獲一般,只有兩條鯉魚一條花鰱和一條草魚,花鰱最大,十斤左右,其它的都是四五斤的個頭。 剩下的是一些水草雜物。 陳美亮讓陳少康幾人把魚放進旁邊臨時儲存魚的小池子里,順便把漁網清理干凈,水草雜物扔到垃圾堆上。 接著,第二網就開始了。 這次效果好一些,四五條鯉魚,兩條花鰱,兩條草魚。 幾次之后,要用的漁獲已經準備妥當,剛要收工,陳少康好奇的問道: “爸,我表哥說整魚最好一斤半左右的,這些魚是不是太大了?” 陳美亮這才想起,吃席的時候,遇到的整魚好像都是兩斤以下的,便換了一組網,又捕撈上來二十多條小一點的鯉魚。 除此之外,還收獲幾只甲魚,幾條黑魚,以及青魚、翹嘴、白鰱等北方常見的澹水魚類。 把這些魚從小池子里撈出來,用三輪車送到餐廳。 正在做燒雞的林旭看到這些魚獲,還以為二舅把菜市場的魚攤給清空了呢。 “這么多魚啊,那再加一道熏魚吧,讓大家盡可能的嘗到京城店里的菜品。” 陳美亮見那兩只羊,好奇的問林旭: “羊準備怎么做?” “我看這羊的品質不錯,明天做成鹽煎羊肉吧,正好給大家嘗嘗鮮?!? 標準大同鹽煎羊肉,只放一點點鹽就行,不用那些亂七八糟的花椒大料,吃的就是羊肉本身的鮮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