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正文卷第513章v我50,這只燒鵝你先吃!曾曉琪:我要向墩墩告發!【求訂閱】酸梅醬做好,林旭來到烤爐邊,把爐溫調到了250度。 燒鵝的烤制過程中,爐溫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烤制的進度進行調整。 一般情況下,都是剛放進時溫度略低,烤一會兒之后再升高,等燒鵝幾乎定型,再降下來,一直到出爐前后,再重新把溫度升高。 這樣做的好處是鵝肉足夠嫩,皮下脂肪更香,鵝皮也更加酥脆。 除了這種常規的變溫方式之外,也有前期爐溫低于一百度的低溫烘烤法。 所謂的低溫烘烤法,就是先用幾十度的爐溫把鵝的外皮烤到干爽,然后再升高爐溫進行烤制。 這種烤法往往用于鵝坯晾制不夠,為了趕時間而采取的折中方式。 “哇,我看到滴油了欸!” 沉佳悅拿著相機,從烤爐的透明觀察窗前拍特寫,見到已經變成金黃色的鵝身,居然被烤得滋滋冒油,下意識的咽了下口水。 看起來真的好誘人啊。 可惜還要等待,真想撕下一塊拿在手中直接開吃。 等她拍完特寫,林旭這才說道: “你剛剛不是做了一堆薯條嘛,要是餓的話可以先吃薯條啊,正好嘗嘗我做的酸梅醬,看看有沒有什么缺點。” 酸梅醬是沒什么缺點的,畢竟這是完美級做法。 林旭之所以這么說,是想給沉佳悅一個吃薯條的理由而已,省得她一直賊熘熘盯著爐里的燒鵝被燙到。 現在不管爐口還是爐壁溫度都很高,盡量遠離為好。 “馬上要吃燒鵝了,你讓我吃薯條這是什么居心?哼哼,你是不是想背著我偷偷吃。” 沉佳悅豐富的聯想能力讓林旭很無奈: “烤制時間需要五十分鐘以上,估計快五點的時候才能吃,早著呢,你一直守在這里我怕燙著……” “那我就把薯條拿過來跟你一起吃,反正要跟你在一起。” 碰到這種粘人精,林旭也只能選擇繼續寵著: “行,你去拿吧,咱倆今天就這兒守著了。” 就這樣,聞著烤爐中飄出來的荔枝木香味,小兩口就著酸梅醬吃著剛做出不久的薯條,很是愜意。 快五點的時候,燒鵝已經做好。 燒鵝成熟的標志很明顯,當鵝胸胸腹的外皮中間,出現一條明顯的凹線,就說明肉已經熟透。 林旭打開爐門,一股濃郁的香味就噴涌而出。 “哇,好香啊!” 香味彌漫中,一只色澤紅潤個頭飽滿的燒鵝出現在眼前,林旭拿起專門從烤架上取食材用的挑叉,將烤爐中掛著的燒鵝一只只挑出來,掛在一旁的晾架上。 每只燒鵝都顏色明亮,仿佛掛了一層琉璃,沉佳悅掏出手機就是卡卡一陣勐拍,隨即發到了群里: “v我50,給你們吃最正宗的廣式脆皮燒鵝。” 剛發出來,粉絲群里的人就激動起來: “五十就行嗎?這也太便宜了吧老板娘,能不能給我來一百塊錢的?” “給我斬一份上莊,太饞了!” “老板娘在開玩笑吧?這么好的燒鵝,定價五十就太虧了。” “只求嗦一口骨頭解解饞。” “看起來好誘人,林老板終于知道他還修了烤爐啊。” “雖然林記一直沒說上烤鴨,但我知道總有這么一天的,希望快點上,讓我們也見識一下林記的烤鴨,看跟燕京別家的烤鴨有什么不同。” “……” 群里的討論很熱烈,而廚房外面的卡座上,減脂小分隊的成員已經到位,為了不耽誤吃燒鵝,陳燕還特意取消了《人間風味》最后一道菜的拍攝。 她們這會兒一邊聊著健身方面的話題,一邊忍不住往烤爐的方向看,希望早點吃到心心念著的燒鵝。 而在旁邊那張桌前,耿立山正跟過來湊熱鬧的謝保民、沉國富、崔清遠、老黃、老孫頭等人介紹著鵝在餐桌上的發展史: 安裝最新版。】 “明朝時期,凡是大宴,頭道菜必須是鵝,鵝的地位是豬牛羊等肉類都不能比擬的,《金瓶梅》中,大大小小的宴席數十場,所有正式宴席,鵝都必不可少,從燒鵝、蒸鵝、水晶鵝到鹵鵝,全都有。” 老孫頭接過了話茬: “明朝吃鵝肉印象最深刻的是徐達,背上長那么大的瘡,卻被明太祖賜吃蒸鵝,好多人就是通過這件事知道,原來鵝肉是發物,吃了會讓毒瘡迸發。” 崔清遠對歷史不感興趣,反而好奇美食的變遷: “那為什么現在沒這種傳統了?除了廣東之外,別的地方的鵝甚至給人一種難登大雅的感覺,就連東北的燉大鵝,也只是當成了普通家禽而已。” 耿立山搖了搖頭: “我對這件事也挺好奇的,曾經試著查過資料,但史料太片面,一些美食家說的又太主觀,不太好判定。” 正說著,沉佳悅提著一只燒鵝從烤爐那邊跑了過來: “想拍照的趕緊了,等會兒旭寶就要斬件了,這鵝看起來真漂亮,快先給我拍一張,我先發朋友圈裝一波。” 陳燕原本想拍的,但一聽這話,立馬收起了手機: “你趕緊拿回去吧,鵝肚子里可全是湯,你拿來拿去可別漏了。” 哼哼,你要讓大家輪流合影,那我還配合一下,你要想自己發朋友圈,對不起,表姐我不同意! 沉佳悅一聽里面全都是湯,也顧不上調皮了,小心翼翼的提著鵝去了小廚房。 那里,林旭已經把其它鵝全都掛在了工作臺的晾架上,見沉佳悅進來,便接過那只鵝,同樣掛了起來。 他拿著盆放在一只鵝下面,先把屁股上的燒鵝針抽出來,然后用菜刀對著縫針的地方砍一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