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 “魏總廚,您準備做什么啊?” 林旭對學什么菜沒有頭緒,所以打算問問大家,這樣才能有的放失的進行學習。 現(xiàn)在手中有兩張烹飪學習卡和一張完美級的記憶菜品兌換卡。 學習卡有限,再加上之前兌換【眼即是尺】把積分花了個干凈,所以手中的卡不能亂用,得留著學師父那道自創(chuàng)菜品。 等這道菜學到手,就已經(jīng)學到三道師父的自創(chuàng)菜品,能獲得一道完美級的失傳菜品了。 雖然不知道能獲得什么菜,但對于一個強迫癥來說,獎勵不重要,如何把任務欄中那些未完成任務的問號給消滅掉,才是最重要的。 “我還是老項目,夫妻肺片和干煸牛腸,要是有富余了就做個辣鹵牛雜,沒富余就算了,緊著他們發(fā)揮?!? 這個時候您倒是挺大方的。 夫妻肺片就是道涼菜,用烹飪學習卡的話實在太過浪費。 而干煸牛腸不用學,自己掌握的干煸技法能將這道菜做出來,還是完美級呢。 既然戴建利這里沒啥好學的,那就看看別的廚師做什么吧。 “邱總廚,這倆牛頭您準備怎么做啊?” 邱振華見林旭過來,笑著說道: “今天菜多,一只吃不完,我準備把大的這個留給老尹,小的打算按照淮揚菜扒燒整豬頭的做法試著做一道扒燒整牛肉,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怪不得斯斯文文的邱總廚上來就占住兩個牛頭了呢,原來是打算嘗試新菜品啊。 那您繼續(xù),我就不多打擾了。 這種新菜品不管味道如何,肯定都不是熱賣的。 所以還是再換一個總廚吧。 林旭發(fā)現(xiàn)有時候選擇性太多也不是好事兒,比如現(xiàn)在,十八位總廚都在用牛雜忙著做自己擅長的菜品,但他卻不知道跟誰學。 有點選擇困難癥了。 “林師傅發(fā)什么愣呢?” 郭衛(wèi)東提著一整個金錢肚走過來,林旭一看,立馬好奇的問道: “郭總廚您這是要做什么菜?” “哦,我看今天冷颼颼的,打算用砂鍋做一道牛雜煲,配上白蘿卜熱乎乎的吃下去,美味又暖和?!? 牛雜煲? 誒,這個倒是挺適合在店里上新的。 雖然牛雜煲是一道粵菜,但在北方也挺有市場,大冷天點上一份,小火在下面咕都著,就著米飯熱乎乎的吃下去,就這味道和下飯程度,絕對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而且牛雜煲不僅下飯,還下酒,能把干飯人和酒簍子一網(wǎng)打盡。 最重要的是,牛雜煲利潤高,還能一鍋做出來放在灶上煨著,有顧客點就把砂煲燒熱,加蘿卜燉一下端上桌,簡單快捷。 他越想越覺得這道菜適合店里,便問道: “郭總廚,我能跟您學學這道菜嗎?” “想學?可以啊,這道菜好簡單的?!? 簡單? 林旭一聽到簡單兩個字,心里莫名就想省下一張卡。 畢竟現(xiàn)在的學習卡數(shù)量有限,每一張都彌足珍貴。 但又怕郭衛(wèi)東認為的簡單和自己理解的簡單不是一回事,所以他打算靜觀其變,先看看整個過程,然后再決定要不要用卡。 反正烹飪學習卡都是出鍋前使用才有效,不急。 “郭總廚,牛雜煲都用什么食材???” “這個比較隨意,牛的內(nèi)臟喜歡什么就放什么,粵菜中一般會有金錢肚、牛腸、牛肺、牛膀、百葉、牛心、牛舌、牛脾、牛腰、牛筋等等,不過牛舌牛心的賣價高,現(xiàn)在一般都會單獨賣,不往里加了,牛腰容易熟,一般也會單獨成菜。” 牛雜不僅僅指的是牛內(nèi)臟,而是各種邊角料和下水的統(tǒng)稱。 過去都是窮苦人吃的,但因為味道好,逐漸成了很多地區(qū)的街頭小吃,甚至還成了不少飯店的招牌菜。 林旭看著郭衛(wèi)東準備的食材,好奇的問道: “牛膀是什么?不是牛的膀胱吧?” “不是,是牛的胰腺,比較難處理,但味道和口感超級好,是牛雜的精華所在,假如一份牛雜中沒有吃到牛膀,那是不合格的?!? 是嗎? 那等會兒高低得嘗嘗啊。 郭衛(wèi)東將自己要用的食材整理好,看著其他總廚問道: “我準備焯水了,你們誰要焯水一塊兒下鍋啊?!? 焯水是在一口超大的鐵鍋里進行的,把牛內(nèi)臟全都放進去,倒入沒過內(nèi)臟的清水,然后在上面壓一個大一號的不銹鋼篦子。 篦子上還要放一塊石頭。 “牛肺比較輕,在鍋里會一直漂在水面上,所以要用篦子壓一下,否則牛肺焯不透?!? 加入這些牛雜后,里面放入半瓶白酒。 這種異味重的食材,黃酒料酒已經(jīng)起不了作用了,得放高度白酒,這樣才能將異味帶出來。 郭衛(wèi)東倒酒時候對林旭說道: “放白酒也是有講究的,別放醬香型,醬香型的白酒味道重,會染在食材上,最好的其實就是普通二鍋頭?!? 醬香型? 記得茅臺是這種味型的酒。 第(1/3)頁